×

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

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建军大业》中哪位明星的造型形象还原度最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4 19:51:29 浏览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建军大业》中哪位明星的造型形象还原度最高

刘伟强执导的“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建军大业》正在上映,影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而观影后,个人感觉王景春所扮演的贺龙造型还原度最高。有图为证:

贺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这一段小小的介绍,特别容易将人物神圣化,扮演者如果不用心,细心挖掘人物的特点时,演的特别容易端着,用现在的流行词形容就是“作”。《贺龙传》里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特别有脾气的人,性格很坚韧,此外,他还是一个幽默和健谈的人。而当剧本里并未突出元帅的这些特点时,王景春通过表情、语气,放大了他性格上的这些特点。我想好演员就是这样的。

王景春与贺龙元帅的缘分二三事

1、从小就看过不少有关贺龙的影视作品。对贺龙的印象基本来自于两部电影。一部就是上影厂拍摄的老版《南昌起义》,另一部则是小时候看的北影厂拍的电影《元帅之死》,尤其对贺龙口渴了拿着杯子去接雨水喝的镜头印象深刻。

2、剧组原定让王景春演的是另外一个角色,后来看到其一张蓄胡子的照片,就改让演贺龙了,说他是贺龙的不二人选。

3、在拍康红雷导演执导的电视剧《一针见血》时,刚好见过王景春留着胡子的样子,激动表示:哎呀,以后你可以演鲁迅,也可以演贺龙。

王景春何许人也?

王景春,男,1973年2月12日生于新疆阿勒泰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当年报考上戏时,还差点因为超龄而被拒之门外。

1998年首次出演电视剧《生死之门》。1999年,主演首部电影《我们结婚吧》,2003年在大型情景喜剧《都市男女》中饰演蒋文彬 。2009年在《疯狂的玫瑰》中饰演宁五原,凭借该片获得第十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男演员奖 。2013年10月,主演的《警察日记》是唯一一部入围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并获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 2014年参演的电影《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2016年与桂纶镁合作奇幻剧情电影《美好的意外》。

在《我11》里扮演王伯驹

在《警察日记》里扮演郝万忠

在《我是证人》里扮演鲁力

王景春说,“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就是一个演员,只要有好的作品拍就够了。我喜欢拍电影,喜欢听摄影机马达的声音。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拍好戏,拍完戏,还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希望他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关于2017最新影片《建军大业》的观后感如何

对不起,我没有看,虽然没有看,但是《建军大业》在我想想中,一定是一部优秀,经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历史《建军历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历史史册.》从《秋收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賀龙,陈毅,等枪杆里出政权,建立红色根据地《井岗山》,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军队。经过二十二年,浴血奋战《生与死》长征二万五千里。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强大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如何看待《建军大业》这部电影

很少有影片会像《建军大业》这样,在还没上映之前,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

现如今,“喷《建军》”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媒体上的政治正确,就连不少权威的账号出来发声力挺《建军大业》,都会被喷得狗血淋头。

(连深受影迷们喜爱的电影资料馆的官V也未能幸免于难)

那么,这部创作阵容如此强大的电影,为何还没上映就被观众们一致看衰?这部电影真的如大家所想,完全不值得一看么?

带着这些问题,《影视圈》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建军大业》的编剧兼演员赵宁宇老师。

(赵宁宇老师)

“当初南昌起义在起义前临时更改了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发动,所以我们的片子也临时提前了半天,算是一个噱头吧。”赵老师向我们解释了电影为何会提档至7月27号。

遗憾的是,这样一种巧思,完全被掩盖在了对电影的骂声中。

命题作文?

在有关“不想看《建军大业》”的评价里,数量最多的一种评价就是:“这是篇命题作文,肯定通篇都是政治宣传口号,说教意味很浓,情节性一定很差,展现出的历史不一定真实,看起来会很尬。”

这种评价反映了绝大部分网友对于这部电影的一个认识,既然是献礼影片,那么其政治色彩一定很浓;而作为主旋律影片,那么说教、喊口号的主旋律影片的通病也一定会有。

“特别是在现在文化层面很多政策都在收紧,受众的抵触情绪本身就很重,这样一部红色色彩很重的片子势必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一位网友这么分析大家不喜欢《建军大业》的原因。

那么,《建军大业》真如大家所料想的那样么?

“所有的电影都是命题作文,有政府命题、导演命题、演员命题等等,命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画圈的过程”赵宁宇觉得,所谓“命题作文”是一个伪概念。

2016年年初,赵宁宇正式加入到《建军大业》的编剧团队中,参与剧本的创作。他表示,从他入组到今天,从没有哪位领导找他谈过话,告诉他要怎么写、传递什么,所有内容都是基于他个人对于那段历史的研究与感想而创作的。

而关于外界普遍认为的,“这是一部由政府主导拍摄的电影”,赵宁宇则表示:“没这部电影,没有一分钱国家经费,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来来主抓。当然会涉及到相关部门来管辖,但这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一样走那些流程,像医疗题材的电影就得由卫生部来管辖,这点没什么特别之处。”

赵宁宇认为,《建军大业》就是一部商业电影,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以这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故影片在真实性等问题上,都是有保障的。

例如,欧豪饰演的叶挺将军,过去的影视作品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都更注重其“伟光正”的一面,力图打造一个完美的战场英雄形象。

但赵宁宇则指出,真实的叶挺本就是军阀出身,所以他在私下里是有些纨绔不羁的,比如吃穿讲排场,因而和项英等人老闹矛盾;可一上战场,他又特别勇武,有大将风范。

(欧豪在《建军大业》里饰演叶挺)

所以在塑造这一人物时,赵宁宇就将这些因素提取了出来,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真实。

再比如,尽管这部电影中,很多情节是围绕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冲突展开的,但在讲述这段历史时,编剧们也并没有刻意脸谱化国民党的将士们,而是尽可能展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

“国共两边很多人都是黄埔的同学,所以在战场上相遇时那种同学情,是很打动人的,这些我们都尽可能还原了。”赵宁宇说。

模式化?

“为什么找我来写?因为军事、历史等这些是我的强项,我比较了解,能处理好细节。” 关于观众所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影片可看性如何,会不会很套路、说教意味很强,赵宁宇从编剧的角度给出了回答。

他认为,如果说《建国大业》是传奇片、《建党伟业》是历史片,那么《建军大业》就是一部战争片。

和此前两部不同,《建军大业》的跨度相对没有那么大,情节不会偏散,而是集中在了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两场大戏之中,战争场面会相对较多。

赵宁宇说:“其实人文和战争并不矛盾,《拯救大兵瑞恩》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直面战争就是直面人性,所以我认为通过塑造好战争主题,同样能够讲好一段历史。”

为了能拍好这部战争片,主创们费足了功夫。

韩三平、黄建新两位大导演此次“退居二线”,请来了擅长处理这类题材的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筒。

在赵宁宇看来,刘伟强导演是那种很能调动演员表演情绪的导演。他不像有的导演那样,拍戏时恨不得架一堆摄影机、打一堆光在演员旁边,而是喜欢用中长焦,将光布得很简单,让演员可以在一个更放松的氛围下表演。

“他是一个特别大气的导演,但做起事情来很有规划、很高效。平时我们在那里聊天,他会跟着笑,然后观察、了解我们每个人,完了去想怎么给我们安排戏。”赵宁宇说,导演对他们这些老演员比较放心,所以每次都最后拍他的部分。

据悉,刘伟强刚进组时,对建军历史一窍不通,表示拍这片子比自己想得要难得多。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苦学各种历史知识,拍完之后他对赵宁宇说:“如今我是组里最懂这段历史的人了。”

而此次不当导演、做起了监制的黄建新导演,则将幕后的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很早就完成了117天的拍摄计划,每个人的时间段都算好了。最后居然就执行了117天,一天没有变动。

编剧方面,赵宁宇等人也丝毫不敢马虎,除了上文提到的历史真实性外,怎么让历史人物更有人味儿,不至于模式化、套路化太强,是最考验编剧们的事情。

为此赵宁宇等人翻越了大量文献,力图找寻最符合人物形象的台词。

“有场戏,是毛主席发表一番话,本来我们想说什么‘只要团结起来就如何如何’的,但一想这样观众肯定不爱看。所以最后我从好多本书里翻出两句话,拼凑在一起,‘见过夜的人不怕黑’,这人物形象一下子就活了。”

小鲜肉?

除了主题和剧情,本片受争议最大的要数演员阵容了。

大量年轻演员的加入,让本片受到了颇高的关注度,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少非议甚至批评:让这些没有演技的小鲜肉来演,片子肯定更没法看了!

但作为表演系教授的赵宁宇却不这么看。

“我们不能找100岁的人去演吧?100岁的演肯定能演到位啊,但你觉得合适么?”他认为,让年轻的人来演这种历史题材,一方面能展现年轻的革命将士们的冲劲,另一方面和历史的厚重感相对比,展现历史的沧桑感。

而对于“小鲜肉”们的演技,赵宁宇则评价说:“我作为一个表演系的教授,确实觉得这一代年轻的演员,不管是我们学校毕业的,还是非院校的、选秀歌星,都跟我们或者再上一代演员不一样了,他们有很多缺点,也有很多优点。”

但他认为,这些缺点是由时代变化造成的。现在生活好了,所以年轻人对于苦难的体验是不足的,很多东西和老一辈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过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他们有着和老一辈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能展现出新的东西。

“他们挺辛苦的。不许用替身,台词要念标准才能来,要不然就会被骂,这是我要训练他们的东西,你拍戏要拿出拍戏的精神出来。”刘伟强导演也表示,没有因为戏少或者演员咖大,就放弃对他们的要求。

这些演员们也都很争气,没让刘导失望,在他看来这群年轻人真的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更是一个考导演、考编剧、考监制的时候,这是门学问,我们得引导他们,教他们。”赵宁宇说,越是这种时候,老一辈的创作者们就越是得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去谴责年轻一代。他就很欣赏欧豪的发挥,曾多次提出,如果欧豪愿意,可以去参加他在北影的表演班。

写在最后

这一轮细数下来,其实《建军大业》之所以饱受诟病,真的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如何。而是长期以来在主旋律影片、年轻演员等问题上,观众们的信任度被透支了太多,故对这部听上去像是政治任务的片子感到不满。

这样一种情绪,固然可以理解,可当我们评价一部艺术作品时,总是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甚至不愿多去了解一下就妄加评判,不管是对这部电影,还是对整个创作环境来说,真的会是一件好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