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作为质量管理部门应如何对照质量事故进行反思
谢谢诚邀!
作为质量管理部门应如何对照质量事故进行反思?
一、首先,发生了质量事故,对于公司、部门,都是一种损失,直接损失的是成本与时间,问接损失的是沟通成本;如果产品出了货,到了客户或用户手中,那问题更大,损失更大,包括信誉度、满意度、订单,运输成本,等等。
二、作为质量部门,在出了质量事故后,要如何反思呢。
1、端正认识态度。
不要认为,反正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去质疑生产与制造部门,为何在生产中出出现质量问题,那是生产或制造部门或者出问题的部门应去查找与反思的事。作为质量部门,在质量上是对产品进行首检、过程检与终检把关的部门,为何没有将质量事故控制住呢。所以,在对待质量故事的认识态度上,要积极反思、端正态度。
2、其次,要重新梳理一下,控制质量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包括质量各个环节的控制点,抽查比例、检验标准与产品质量操作规程。重点要对发生质量事故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组织人员进行头脑风暴,并进行小结,从人员、机器、环境、作业方法、材料、运输过程,等等,加以研习与探讨。
3、在做好了以上两个大方面的话,接下来,要在不同的部门选择有质量兴趣点的人员,组织成为一个质量圈,或者叫QC圈,品质圈,专门针对近期主要是近三年以来,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重大损失,作一个小结,并且针对每一个大的质量问题,都有措施进行预防。
4、在各检验环节中,重点把握,入检来料,过程检要注意过程中特别易出错的工艺控制点,在出货检中,要注意以往客户或用户特别强调与出错多的项目,以上,列表专项表格,专项一一对着照检。在抽查比例检验标准,以美军军用检查标准为宜。AQL抽查水准,也可参照此。
5、要推广开展年度质量月、有条件的话,质量部门还要推行,组织与实施全面质理管理,包括让全员参加、全过程实现预防为主的生产与检验方式、一次性做就做好的观念,加强人员培训、从组织角度实行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不但让职能质量部门检验监督,也让其它非职能质量部门在质量职能保证上,有一定的权重责任,也即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质量与效果也要考量。
三、将单一的质量事故,上升为体系思想。
最后,要在质量方面形成体系,从单一的质量事故,上升为抓住培训、思想、目标、体系与技术这五个要领。不断加以改进,即持续改进、提升各项质量管理水平。这样、从源头上的培训入手、包括思想的培训、质量意识的培识、产品知识的培训、事故的分析与处理的培训等等,到制订质量目标、改进质量检验技术与检测手段检验方法、提高产品生产与加工工艺水平,去好的企业,或引进好的人才,来进行管理。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职场公司管理、职场领域原创创作者,通过自己几十年的公司高层管理经验、中层实践与基层观察,将个人的心得、感悟,分享给你,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学习与共享措施、方法。
你可以通过加关注,@职场公司管理,让我们成为好朋友,通过一起分享互动,感恩平常生活,工作积极向上,收获一份开心和快乐!
碧桂园总裁鞠躬致歉,称安全事故与其工程质量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工程保证保险加固现有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住建部2014年发布文件《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分别为:承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依据《办法》规定,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这在客观上要求五方责任主体以及相对应的责任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动履行各自责任,对所负责的项目环节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同时,政府不断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明确建设方、勘察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安全生产职责。五方责任主体负责与政府监管调控并行,构建起现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
五方责任主体分别存在问题
现行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暴露缺陷
五方责任主体在构想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具体执行中却受到市场、制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而暴露出相关问题。
1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主导单位,统筹整个项目过程。然而在现实工程建设当中,建设方常常存在前期工程定位与判断不足、反复责令修改设计、工程变更程序不规范、施工管理不规范、片面追赶工程进度、压缩工程款项、不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
2
勘查单位
一套客观完整的工程勘察报告能为基础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但目前国内普遍存在重视内业设计、轻视外业勘察的不良趋向。如为什么现阶段项目开工建设后,设计变更非常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外业调查不仔细。
3
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负责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效益至关重要。但在具体市场环境中,不少设计方疲于出设计而忽略质量把关,甚至出现套用旧设计图的现象,相关设计不过关,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4
施工单位
作为工程项目的一线人员,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与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而现下的施工单位实力水平普遍参差不齐,人员管理与施工能力不足;违规挂靠、分包现象严重;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施工、不按设计施工、恶意索赔等问题时有发生。
5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但由于市场环境与制度因素,国内的监理方普遍有责无权,无法发挥原有职能作用,处境尴尬。
综上所述,构成现行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几大环节都存在各自问题,现行体系亟待完善。
2
工程保证保险提高项目风控能力
加固现有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近几年,在相关政策的不断探索试点下,建筑业逐渐开始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加固现有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保证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工程保证保险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工程担保机制,可以涵盖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合同履约、工程款支付、质量保修、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各个阶段和环节。
通过工程保证保险,保险公司将与投保方共同承担建设项目的风险危机,同时规避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风险。在各地相继出台的工程保证保险试点文件中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应建立专业的风控体系,同时开展风险管理服务。
建立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保险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成立专业风险管理团队或与第三方管理机构合作,逐步建立起覆盖建设工程全流程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信息交流与监控以及缺陷修正等内容的风险防控机制。
开展风险管理服务
保险公司认为必要时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调研,建筑业企业应积极配合协助,保险公司在进场后应在10天内向建筑业企业出具风险防控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建筑业企业应对保险公司提出的风险防控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从以上试点政策要求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工程保证保险保险参与建设工程并发挥相应风控管理作用寄予厚望。工程保证保险不仅能在项目前期发挥风险防控作用,在项目施工阶段也同样可以提出风险防控建议,提高工程质量安全。
目前,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工程保证保险政策试点正快速普及全国各地。随着工程保证保险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