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摄影师的你立夏又该拍点啥
感谢邀请!
立夏了,春天来的快,也去的快,摄影师们拍了春花拍夏花,夏花罢了有秋花,冬日还有那梅花。说笑归说笑,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因为摄影师是为美而活着,他们的镜头里都是美,可以是路边的行人,也可以是挥汗如雨的工人,抑或是鼾声大作的睡汉,可以是花,可以是雨,也可以日出,更可以是月圆......
言归正传,立夏了,适合季节的可以拍点啥?我认为有地域性的差异啊 ,作为山东人,就说山东这个区域的,举些例子给大家建议。
1,立夏后的花还不少,比如:海棠、玫瑰、月季现在正当时,爱花的人可以尽情去拍了。
2,阳光已经开始晒的睁不开眼了,插禾种稻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或许挥汗如雨,或许温度正好;还有农村已经比较忙碌了,为了农活。
3,城市的建筑工人们已经全面开工,每个工地都是那么的热火朝天。
4,夜晚,路上的行人多起来了,灯火中跳舞的大妈、路边摊的小吃、人来人往的夜市,总是有那么一个镜头能感动你!
5,雨应该慢慢多起来了,雨中的风景也是拍摄的好题材啊。
6,这个季节,空气是相对的通透了,城市的夜色可以拍些灯火璀璨的好作品了吧。
7,喜欢街拍的,现在美女们开始越来越漂亮了,迎风飞扬的秀发还有舞动的裙子都是你创作的好模特。
.........
太多了,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视角,无论那一天,无论哪一个季节,都是你创作的最合适的一天,最后,祝大家拍出好作品,收获美丽人生!
配图为几张这个季节的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明日立夏,农谚“立夏见夏”是什么意思立夏与夏至有何区别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看看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的函义。民间谚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署连,秋处露秋寒霜降,雪冬冬雪小大寒。前半年是六二一,后半年是八二三。我们的祖先从常年累月的劳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谚语,从古到今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靠天吃饭。所以说我们的先民,对一年四季了如指掌,他们尽尽用了七个字,就活生生的描绘一个季节,言简意明,用二十八个字,描绘者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不但将二十四节气描绘的淋漓尽致,而且总结出每月节令的时间点。上半年在每月初六,二十一左右,下半年在初八,二十三左右,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立夏见夏,不用过多解释,立夏走进夏天是比然的结果,立夏相逢夏至还需要跨越小滿和芒种。
立夏春回夏来,植物借温暧的气侯,生长再次加速。太阳黄经45度,夏日开始,气温显著提高,炎署将临,雨急,雷鸣,进入夏忙季节,夏收秋播。
夏至,太阳黄经90度,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从夏至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一年最炎热的三伏天。
立夏与夏至有何区别?立夏白昼有所增加,温度有所提升,但它的温度沒有夏至高,白昼也沒有夏至更长。
有诗为凭,
春天实难留,
立夏爭上游,
夏至更优秀,
三伏树叶扭。
在农村立夏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各地也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你们哪儿是总样迎接立夏的
我只记得我们当地有两个风俗,一是“吊夏(秤人)”,二是“胀夏(吃鲜蚕豆)”。
我小时候,每年立夏节气都有人秤重,用杆秤悬在屋梁上,无论大人和小孩,男人还是女人都秤重下,我小时候奶奶和母亲给我秤重,说是“吊夏”,我双手抓住称钩,双脚弯曲离地,母亲说:“好了,发福了”。我当时觉得好玩,不知道文化内涵,不了解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问母亲,立夏为什么“吊夏”,母亲说,“吊夏”与“掉夏”谐音吧,秤一下,能消夏、除暑,整个夏季无病无灾,不生痱子、疖子。据我们当地退休教师讲,这立夏“吊夏”习俗可能始于三国时期,相传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年幼的刘阿斗送到东吴孙夫人抚养照顾,孙上香当着护送人员面,给刘阿斗称了一下体重,看看明年是胖还是瘦了。从此,立夏“吊夏”就在我们当地流传下来了。
我们当地立夏还有吃鲜蚕豆和豌的习惯,谓之“胀夏”。刚采摘的鲜蚕豆和豌豆,剥去外壳,用清水煮熟,不放任何佐料和油盐,分给孩子们吃,我小时候母亲用棉线将煮熟的蚕豆串成项链状挂在我脖子上,用豌豆煮饭给我吃,嘴里不停地说:“胀夏,胀夏了啊”!
关于吃鲜蚕豆和豌豆饭的典故,母亲说不明白,讲不清楚。村里老人也没人知道,我的理解可能也是驱凶化吉,消灾祈福的意思吧。
现在我们当地几十年也没人在立夏这一天称重了,也没多少人知道立夏为什么要“吊夏”了,吃鲜蚕豆还有少数知道,煮给孩子们吃。立夏节气的到来,预示炎夏已经临近,因此,现在农村还有吃咸鸭蛋、水果等清凉败火的食品。
立夏节气,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早稻要栽插,三夏大忙就此拉开序幕,立夏之后就要收割油菜、小麦,庆祝谈不上,只能用劳动迎接立夏节气。
立夏节气,每年勾起我童年美好回忆,每年立夏节气是农民最忙碌的节气,但我们当地立夏节气也没有什么隆重地、热闹的活动,在我们当地立夏节气只要二十四节气当中一个普通节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