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金刚川》这部电影为何豆瓣评分只有6.5你们怎么看
- 电影《金刚川》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独白」版预告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185期,关于《金刚川》的看法
《金刚川》这部电影为何豆瓣评分只有6.5你们怎么看
这部电影立意是好的,但制作时间太短了,内容和情节比较潦草,重复桥段太多,影响了观赏性。不过,这部电影的道具十分考究,战斗场面也比较真实。这里就说一个小细节。
《金刚川》电影放映以来,引起了全网热议,影片中的志愿军,军服非常奇怪,一律没有佩戴任何标志,没有帽徽和领章,甚至连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也没有,这细节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中,志愿军基本上就是《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著名电影里的形象,胸前都佩戴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胸章。
志愿军胸章的样式与解放军从1946年起配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胸章很相似,是一个长方形的白布条,正面印有红色边框,上书黑色繁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的背面印有黑色的表格,最左边一栏填写姓名,右边分别是所属部队、职务和编号。
至于为何《金刚川》电影里所有志愿军人员都不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其实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真的不佩戴胸章。这要从志愿军军服的演变讲起。
1950年7月,由于半岛局势紧张(此时半岛人民军正向南方进攻,将美韩军压缩在靠近海岸的狭小区域,仁川登陆尚未开始),我国成立了东北边防军,随后就开始准备入朝作战。首批入朝的志愿军第13兵团,主要部队均来自东北边防军,包括38、39、40、42、66、50、20、27、26军,共9个军30个师,全是头等主力,其中第50军还是国民党起义部队。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38军军长梁兴初,副军长姜拥辉,政委刘西元
当时正值1950年9月,部队还穿着50式军服,当入朝命令下达时,为了隐蔽出击,部分部队的军官开始换装朝人民军的军服,其中师以上干部穿朝军的将官服,团营干部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当时朝方的军服非常高级,佩戴朝式高直筒军帽,立领的黄呢上衣、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军官都有黄呢大衣。只是志愿军的着装没有任何帽徽、军衔和肩章。
不过,除了一部分身穿人民军冬季野战服(其实就是苏联二战时期的那种套头条纹状棉服),绝大多数先头入朝的战士还穿着50式军服冬装,只是去掉了解放军的帽徽与胸章。
由于长期驻扎东北,先期入朝的部队保暖工作做的比较好,棉衣棉被齐全。由于还没有入冬,所以首批入朝部队并没有产生冻害伤亡。
由于是志愿军,要求所有部队都不佩带任何标志,50式军服都摘掉“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标。所有人须将帽徽、胸标等一切具有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连印信,文件,官兵证件都一律上缴。
为准备志愿军出国作战,早在1950年7月,总后勤部就安排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军区,赶制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帽、绒裤、棉背心、棉大衣各40万件,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但因入朝部队增加,且形势紧迫,第二批入朝部队来不及配齐冬服。尤其是第九兵团,很多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薄棉衣,头戴无帽耳的布质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走上了战场。
志愿军在战争实践中发现,原有的仿苏式的套头式单衣透气性很差,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防空袭防炮击,棉靴腰矮,容易灌雪……
图片:志愿军的步兵很少佩戴钢盔,但在炮兵和高炮兵部队有配发了钢盔,多以缴获的日式钢盔为主。为炮兵和高炮兵配备钢盔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步兵,炮兵和高炮兵更容易受到敌方炮弹、炸弹或火箭弹的火力打击,所以更需要佩戴钢盔来防止破片杀伤。
从1951年6月开始,志愿军改进了军服,其中棉衣改为立领对开襟式,电木扣,前怀有加厚护胸可以抵御风寒,两肩缝制有加厚的护肩,使扛枪时的军服耐磨,袖口有拌扣能束紧防灌风。棉裤为裆部宽松的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改进了高腰棉毛皮鞋,更加耐寒。
大家看到的大部分抗美援朝战争影视作品里的志愿军形象,都是1951年改进版的军服,电影《金刚川》里面就是这套军服。
这套军服一直穿到了停战以后的1956年,这一年,驻朝志愿军开始授予军衔,更换55式军服,只是帽徽中间没有“八一”字样。
回到开头的问题,关于志愿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个胸章最早是在1951年设计的,但后来并没有实际配发,只有少数谈判代表和对外联络人员才有配备。直到1953年停战以后,才开始普遍配备胸章,时间大约是1953年10月以后。
例如这张钢铁战士胡修道的照片,身穿志愿军冬季棉服,就佩戴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很显然拍摄于1953年冬季,因为胡修道胸前的那些勋章,都是在1953年夏季获得的。
所以,现实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绝大多数志愿军官兵都没有胸标。著名影视作品例如《上甘岭》《英雄儿女》里志愿军的胸标,其实只是艺术化的表现,并不符合史实。所以,电影《金刚川》里面的志愿军不佩戴胸标,是符合史实的。要知道,连彭总在19537月赴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他的军装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电影《金刚川》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电影《金刚川》马上就要和观众见面了,据官宣将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上映。
我看片花说《金刚川》是由管虎、郭凡、路阳三位著名导演联合执导,由吴京、张译、邓超等知名演员联袂主演的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
I说实话我对电影不甚精通,但我对这部电影背后真实历史有所了解。
这部电影中的故事,是根据朝鲜战争最后一战“金城战役”拍摄而成的,也就是说“金城战役”是这部影片的大背景。
金城是朝鲜和韩国边镜接壤的一座小城,位于朝鲜境内,城里有座山叫做金刚山,素有朝鲜第一山之称,山下有一条从汉江流过来的河叫金刚川,电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战,发生在1953年夏季,这次战役是韩国李承晚统治集团肆意挑起的。
原来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节节败退,韩国和朝鲜就在三八线上僵持了下来,也就回到了原来的分界线上了。
这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就想早点结束战争,毕竟为了一个小韩国不值当的砸那么多钱。
既然回到了三八线原点,美国就说咱们坐下来谈谈双方都停战吧,各方都赞成这一提议,唯独韩国李承晚统治集团反对,拒绝在停火协议上签字。
李承晚心里是这么想的:“既然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大老远帮助我,我何不趁此机会统一了朝鲜半岛?”
首先说明一点,朝鲜战争是朝鲜首先发起的进攻,机制成电告了斯大林,但是没有告诉毛主席,金日成就想来一个先下手为强。
战事起初很顺利,金日成差点把韩国灭了,韩国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下反攻差点把朝鲜灭国,幸亏我国和苏联出手相救,这才帮着朝鲜打回到了原点三八线上。
打了三年,李承晚想借助美国的势力一口气统一朝鲜半岛。
李承晚觉得有美国撑腰底气很足,不仅不签停火协议,反而无故扣押中朝战俘不放。
韩国这种无赖的行为激怒了毛主席和彭老总,主席签署命令说,“既然李承晚想打仗,我们奉陪!现在不宜和他签停停火协议,再消灭李承晚伪军15,000人为宜”。
毛主席的意思就是“以战促和”。只有打疼李承晚,他才能服气,才能坐下来乖乖的签字,于是就爆发了“金城战役”。
电影《金刚川》截取了金城战役中的一个片段,讲述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炸桥和修桥的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的原型是时任志愿军工兵第十团第三连连长 张振智。
张振智,江苏省东海县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一九四六年参加革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赴朝作战。
说实话,工兵营就好比是古代的先锋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证后续大部队的顺利进入和后勤保障,是取得战役胜利的根本。
当时张振智接到的任务是带领三连在金城山脚下的金刚川岩里渡口架一座桥,保证后续大部队畅通无阻。
美军和李承晚伪军也料到了志愿军在那个地方架桥,因此不断派飞机轰炸,我查资料说飞机都把附近的树木炸烂了,架桥的原料很匮乏。
据张振智回忆,当三连赶到金刚川时,距离上级要求通车的日子仅有8天。
5月20日下午,张振智带着大家察看地形,金刚川上原先的大桥和一座人行便桥早被炸得不见踪影。
事不宜迟,马上行动,就在这种天上飞机炸,架桥原材料奇缺的情况下,张振智带领三连战士,连续奋战7天7夜,提前半天完成了架桥任务。
架好了桥还要保护这座桥不能被伪军飞机炸毁。
据战后统计,这次战役中,志愿军光击落的美军战机就有85架,可以想见当时美军飞机轰炸大桥的情景。
张振智冒着美军飞机轰炸,带领战士先后七次修复被炸坏的岩里桥,战后统计,伪军为了炸毁这座桥投了1000枚炸弹,至少炮击了2500枚炮弹,影片中再现了这一真实镜头。
电影《金刚川》还原了不被世人所知的这次战争中的一段史实,再现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执着顽强的精神,为纪念朝鲜战争献上了一份厚礼,到时大家别忘了去观看,感受一下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文/秉烛读春秋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电影:"金刚川"的观后感吧!这部电影没上映之前呢。在各大平台都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宣传视频和图片!
原本啊我对金刚川这个电影没抱任何期待,结果电影看完了,我必须由衷的说一句,哎,真行啊,张毅老师诚不欺我啊,用人格担保这部电影不次于八佰,在这里呢我要特别说一下,这个电影啊,并不像预告片里看到的这样,这个预告片儿,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战争大片儿。
其实电影里战争的场面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围绕着一座桥和三个字展开的,而这个桥就是金刚川上的志愿军战士搭起的一座木桥,主力部队要通过这座桥奔赴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美军不断派飞机轰炸这座桥,阻止主力部队过河,
整个桥被炸了修,修了炸。
整个电影全部发生在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从下午到凌晨,以三个不同的视点,从多个角度把这十二个小时的过程反复地说了三遍。可以说是层层递进,步兵工兵视角看到的战争是全景的。这飞行员视角看到的不可思议,再到炮兵个人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到底什么是英雄。作为一个战争片来讲呢,我个人觉得,虽然他的战争场面动静不大,但是这个电影的格局可真不小。因为我理解这个电影的主题是三个字叫:不可能,美军飞行员看到刚炸掉的桥,又被修好了,他说这个事儿要让我们干得干三个月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不可能啊。太不可思议了。对,站在他们的视角来看,那不可能的事儿多了。五十年代,他们觉得志愿军的装备不可能与百分之百制空权的第七舰队相抗衡。
八十年代,他们觉得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三十年内实现腾飞,2020年了,他们还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在十天之内建起一座火神山医院。不可能的事儿多了,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美军飞行员说:impossible 这不可能。
塔台回复说:N0你觉得不可能就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
今天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人民有这么高的幸福指数和民族自豪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答案就在七十年前。金刚川上的那座桥下。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翻雪山,过草地,走长征。太多不可能了!最后全都做到了,这就是中国!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独白」版预告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独白”版预告给我的感觉不太好。电影的预告片除了展示视听效果和看点外,通常都会用“主题”来做线索,毕竟剪个预告片也要有思路,符合导演的创作思路比较容易编排素材。
其实绝大多数战争电影,其主题最终都是“为何而战”,这种意义感最终导向了勇气和牺牲,或者导向反战。所以看“独白”预告片时,我比较自然地关注这个方向,所以也比较失望。
先从视觉上说,开头的隐蔽场面做得很好,草丛中突然人头攒动,涌现一群全副武装的战士,给人一种战斗纪律和素质特别高的感觉。
可以看出导演想凸显自己战争片的 “质感”。问题是这种质感马上走样了:
一群高度伪装的轻步兵中冲出一匹白马是什么鬼?插标卖首?轰炸制导?
在较短的预告片里,这个诡异的白马有两个主镜头,篇幅超过了个别明星。让人颇为费解。感觉导演又要把 “战争质感”自我化,最终突出的是属于导演艺术偏好的“个人化表达”,不惜为此违背常理逻辑。
这点让人疑虑很重,叙事上做个人化表达,那主题上呢?我很担忧,也最讨厌电影导演在重大历史题材上做个人化表达。似乎一个职业拍电影的人,能够比历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更擅长抓到历史本质似的。
于是再回到“独白”内容来讲,“那些年我们才17、8岁,唯一想的事情就是通过那座桥,俺能闻见那股焦糊味,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我也很不喜欢这个“独白”设计,首先“唯一想的事情就是通过那座桥”,这句话似乎描述的是战斗意图,但缺乏逻辑层次。
比如我们当年看《董存瑞》,人人都知道最后的高潮也是为了通过一个碉堡,但整部电影都在讲董存瑞之前的故事,构建了前置逻辑,而最后的炸碉堡只是这套逻辑下的一个结果。所以电影中董存瑞牺牲时说的是“为了新中国,前进”,这或许是艺术加工,但对于电影逻辑而言是完整的。
这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战士,在“闻见焦糊味”(和被机炮打碎)这样残酷的、非对称的战斗中,保持着“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的状态。这是一个反常识的现象。
越是反常识的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就越重要。比如《血战硫磺岛》中日军也是“没有一个怕死的”,最后只能解读为宗教式的盲从,就构成了对日军战争动机的批判。
那么预告片的 “独白”如果是电影剧情的完整映射,“唯一想到的事”和“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这两点就构成了不对称战斗中承受牺牲坚持目标的动机。这就不太好,因为这只是属于盲从、属于集体氛围下从众的心态(或曰军人荣誉感)。
蒋军、美军、日军都是靠这个逻辑来维持基层官兵的战斗意志的。但解放军、志愿军并不是。除了战斗任务外,我军还是宣传机和播种机,不仅能战斗,还能主动做宣传。军队的战争目标通过深入基层的组织,传播到每个士兵心中,再由下而上的形成有机体,最大化动员了基层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志愿军的牺牲不仅体现在装备劣势下不肯对敌人屈服,也体现在救助老百姓(罗盛教、王永维)、或为了老百姓付出更大伤亡(进攻路线绕开民居)上。
“独白”这个预告片没有体现出这层意思,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可能性,所以对此感到忧虑。但我觉得不应该搞见微知著,也不适合因人废言。出于抗美援朝题材的期望,仍然希望《金刚川》能拍得好,拍出军魂、国魂。
当然,如果敢把抗美援朝题材学《集结号》那样玩历史虚无主义,那到时就XXX。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185期,关于《金刚川》的看法
金刚川网评吹的不得了,只能说编剧好一手移花接木,拿现在人的思维反应当时的战争。当时没有党领导下建立新中国后光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抗美援朝战争是没办法打的,看这类片子就像看一堆没头脑和不高兴,脱离主题。要是战争是这个样子,中国也不会百年屈辱了。清朝不缺不怕死的,民国也不缺。缺的是全民全军的万众一心,众志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