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现在初中与高中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吗,特别是关于处对象和青春期的课题你觉得有必要吗
- 2019中考考前心理辅导,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 中考快到了,如何做好考前心理辅导
- 中考、高考之后家长需做哪些心理疏导
- 十年磨一剑,临近中考,孩子考前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 如何备战中考心理问题如何调整
现在初中与高中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吗,特别是关于处对象和青春期的课题你觉得有必要吗
据我所知,现在的初中和高中生还没有心理普导和青春期的课,也没有专业老师。
一般学校都以主课为主,强调考试成绩。
其实应该有关于早恋危害,以及青春生理卫生的课,帮助学生在生理期中解决些难题。
2019中考考前心理辅导,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对待学习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上课不听讲,甚至干脆睡觉,理由就是不想学或是听不懂;即使给个面子写点作业,也纯粹是抄袭,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对涉及到学习的事情都很颓废,提不起精神;教师在教育谈话时,又是屡教不改,油盐不进,我行我素……总之,他们的内心就是消极、颓废、毫无目标,得过且过!
现在有一个词比较火——“佛系”!如果用这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的话就是“佛系少年”。如果用书面语来形容就是“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这是《孟子·离娄上》的句子。官方解释,就是“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在中小学中则表现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选择放弃学习,放弃与人交往的一种行为。”
针对这样的学生,到底该怎样教育?
多接触、多交流,诱导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探寻孩子成为如此状态的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及时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促使其产生学习动机。
重视对学生的目标教育、理想教育,或是立志教育,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成功是成功之父”。如果一个人总是无数次的碰钉子,遇挫折,他就容易自暴自弃。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班主任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并维持自己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班主任或是家长都应该首先寻找问题的原因,然后对学生产生的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寻找解决办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中考快到了,如何做好考前心理辅导
建立自信心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临考前,要释放这样一种信号:自信。自信是中考的灵魂和统帅。只有信心十足,才能有力量冲刺。如何做好中考前的心理辅导工作,要强调学生,经过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备战,知识系统基本完备,完全有能力去完成中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根据考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沟通,帮助考生认识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力所能及地冲刺自己的中考目标,达到预期目标就是成功,这样也可以增强考生的信心,减少焦虑。
劳逸要结合
临近中考,切忌再在难题堆里钻研,那样只会无形消耗体力和脑力,增加压力。这时候,良好的作息时间尤为重要。一定要根据考生安排来调节 自己的生物钟,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时起床,不扰乱生物钟引起失眠。晚上11点一定要入睡。这样才能保证有充沛的体力来发挥正常。如何做好中考前的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还有通过适当的娱乐和简单的劳动来消除疲劳,发挥身体机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中考、高考之后家长需做哪些心理疏导
中高考后孩子为什么会产生不良情绪?
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这两个阶段虽然只是人生的一个台阶,但是它对于孩子能不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不能实现人生理想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正是中考和高考的特殊作用,所以历来被人们看做人生的转折点。面对人生的转折点时没有多少人能够从容不迫,紧张焦虑,不安迷茫等情绪不可避免的控制着这些孩子的心情。学习好的担心发挥失常,学习不好的担心考不好,对前途的未知使他们迷茫,担心甚至恐惧,除了害怕理想不能实现,他们还害怕别人的眼光,尤其是家长的眼光,他们担心他们会指责自己或者瞧不起自己,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是痛苦的是煎熬的,是焦虑不安的,是迷茫抑郁的。
针对孩子的这些情绪家长需要从哪些方面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呢?
一、饮食调节。食物也可以改变人的心情。一个郁闷的人吃了一些香蕉、菠菜、鱼肉、牛奶、鸡蛋、小米、核桃等食物后心情会好起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的物质。
二、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可以刺激人体内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可以使情绪低落的人心情变得晴朗。
三、注意力转移。考试后可以让孩子给自己找一份临时工,工作起来没有时间考虑那么多,并且闲暇时间可以和工友谈笑逗趣,无形中赶走了孩子的压力。
四、认知调整。让孩子认识到中考和高考都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已,考好了皆大欢喜,可以继续奔向理想之地。考不好还可以重头再来,况且条条大道通罗马,聪明的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让孩子认识到担心考不好主要原因是自己过去努力不够,人生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人不怕努力晚,只怕永远不知道努力。
五、家长少说多做。家长的唠叨是一味毒药,伤人于无形。当孩子有压力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的默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治愈心病的良药。
十年磨一剑,临近中考,孩子考前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谢邀!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孩子没有情绪起伏,心理状态稳定,学习、生活状态如往常一样的话,家长不必给予过度关注,无需特意进行心理疏导。
因为家长过度的关注、疏导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强化孩子对某件事的关注,反倒引起孩子紧张、焦虑等,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但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情绪上的变化,心理状态不稳定,有不安、焦躁、迷茫、缺乏信心等表现时,家长则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具体来说,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这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个体特征、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等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面对中考,孩子承受着压力,是有可能因此而引发心理、情绪上的变化的。
所以,家长在为孩子做心理疏导时,需要遵守的一个前提便是——
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保持一颗同理心。
比如,孩子感到中考的压力太大,心里紧张,总是担心考不好。
这时,家长在做心理疏导时,就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首先理解孩子,理解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考试前的心理反应,不是孩子的错,先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TA的,是体谅TA的。
然后,家长再引导孩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可以怎样应对,教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诸如:
- 转移注意力,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
- 听音乐,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 运动减压,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在挥洒汗水的同时,释放压力等。
二、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心理疏导也要与时俱进。
虽然家长也是“过来人”,也经历过中考,是有“经验”的,但时代不同了,面对的环境也不同,家长所谓的“经验”恐怕未必适合孩子。
因此,家长在为孩子做心理疏导时,也要讲求与时俱进。
比如,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家长在为孩子做心理疏导时,首先不必谈手机色变,也不必以自己当年为例,毕竟家长在做中学生的时候,还没有手机。
所以,面对手机问题,家长就需要与时俱进,首先承认这是时代的一个特点,手机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它既可以是辅助孩子学习的助手,也会是导致孩子成绩下滑的推手。
我认为,在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宜疏不宜堵,强行制止、没收手机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有可能引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而倘若家长能够以同理心先理解孩子,知道TA为什么要用手机,然后再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手机可以使用,但要做好自我管理,学习的时候不需要查找资料就不用手机,家庭也可以为此立下规矩,学习时将手机暂时收起来,也可由父母临时代为保管,在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再拿出来使用。
相信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沟通,会帮助孩子克服手机带来的依赖,从而疏导由此引发的情绪、心理问题。
三、切忌一味指责孩子,家长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保持心平气和。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因为太多实例让我们看到,原本家长是去劝导孩子的,但结果却被孩子气得够呛,心理疏导的过程变成了家长生气、发怒的过程。
所以,在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前,家长也需要为自己做好心理建设。
要知道,心理疏导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很有可能一次疏导不成还要疏导二次、三次。
此时的家长更需要将本回答的第一条建议铭记在心,即: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家长需谨记,一番好心不要办了坏事,去帮助孩子而不是去生孩子的气的。
既然是为孩子做心理疏导,那么势必是出现了问题才要疏导,没有问题又何来的疏导呢?
因此,家长要做好面对孩子的问题、面对问题孩子的准备,保持一颗心平气和的心,在上述第一、第二条建议下,与孩子交流、沟通,为孩子带去心理上的帮助!
如何备战中考心理问题如何调整
中考前的紧张焦虑,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都有,实际上家长更紧张担心。离中考掐头去尾也就15天的时间了,说什么都已经“大局已定”,所以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一.先要循序渐进地调整生物钟,慢慢调整到晚10:30之前睡,早上6:30起床。起床以后按部就班把弱势科目的笔记看一看,吃早点上学。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生可以探讨高难度的试卷,不过不求贪多;中上生把以前做过的试卷好好梳理梳理,重点放在纠错题上。中下学生要回归课本,把课本上的例题之类的最基础知识过一遍效果会更好。三.一日三餐要讲究清淡为主,不可大鱼大肉,远离早熟的瓜果之类的“新鲜”水果,早餐讲究营养,午餐吃好,夜宵可以取消。四.每天睡觉之前深呼吸,仰卧起坐多次,注意睡眠质量。五.树立一个理念,只要正常发挥就是成功,心态平静了,紧张情绪自然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