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描绘过年氛围吗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 古诗中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 王安石诗里说的“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指紫苏吗这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话以后该如何给孩子解释
“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描绘过年氛围吗
屠苏,指的就是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风俗。
年的到来,就是春天的开始。阵阵春风和煦,节日暖意融融,怎不令人开怀畅饮。
此诗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这是一首广为流传,意蕴深厚的年节佳作。全诗如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这个诗句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所作的《元日》中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的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人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欢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健康长寿。
这首诗描写了新年新气象,抒发了诗人除旧布新,强国民富的政治抱负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诗句写了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体现民间习俗,表达了人们过年欢乐热闹愉快的心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古诗中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题主算是问对人了;有书君最近正在学习格律诗创作,刚好老师讲过这首诗,印象正新。
今天,有书君就把这个学习过程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一声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书君在拿到这首诗时很不在意,这很简单嘛。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春风把和暖的空气送入了屠苏城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新对联,朝阳中一派繁荣喜庆的景象。
所以,屠苏就是指屠苏城。
可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书君发现,根本就没有一座叫“屠苏”的城。于是,爱学习的有书君又去查了韵典,发现韵典上关于“屠苏”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草名。
屠苏就是一种草。
北周的王褒在诗中写道:
“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
翘起的飞檐上如同雕着翡翠,楼阁下的屋梁上画着屠苏草。
这是一个对偶句。
飞甍(音蒙)对绣桷(音决),即屋檐对房梁。
雕对画,两个动作相对。
翡翠是一种玉,屠苏是一种草,两个都是自然之物。根据对偶的同类相对原理,完全正确。
二,即罘罳。
这两个字有点眼生,读:罘(fu音浮)罳(si音思)。
那罘罳又是什么呢?是古代设在内堂门外的屏风。
有的书友可能对这个门外设屏风不太能理解,有书君就再给大家多说几句。
古代的人都比较迷信,有很多的风水讲究。比如说门不对门,门不对灶等等。
他们相信“开门见灶,钱财多耗”。
这种风水局是存不住钱的,而且家中小事不断。不是今天病了,就是明天丢东西了,非要把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点儿钱消耗光。
那怎么办呢?整一大屏风摆在门口,把两个门隔开,这不就见不上了吗?
这门外放屏风,就是从这来的。
三,平屋;茅庵。
就是茅草房啊,杜甫住的那种。
老杜诗云:“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
这锦屠苏属于高档别墅,不是那种风一吹就破的小草房,老杜奋斗了一辈子,也没住上别墅。
其实,有书君也没住上。哎,为了早日住上小别墅,诸位书友尚须共同努力啊。
四,帽名。
是一种带檐的帽子,形状看起来好象小房子。
酷不酷,牛不牛,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五,亦作“ 屠酥 ”。药酒名。
相当于“红毛药酒”,不对,是相当于“雄黄酒”。
在古代,因为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也有限,瘟疫,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有的人甚至背上长个疮就挂了。
经过实验,人们发现用花椒泡酒喝对一部分疾病有效,便开始喝这种椒酒。虽然效果不咋地,也聊胜于无吧。
直到神医华佗横空出世,发明了一种药酒,能防治大部分的瘟疫,这才结束了人们的苦难。
后来,药王孙思邈再次完善了药方,并且每年腊月都要施药乡邻,叫他们泡成药酒,在除夕这天喝下去,就可以预防瘟疫。
因为孙思邈住的屋子叫做“屠苏屋”,所以,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种酒就称为“屠苏酒”。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喝屠苏酒便成为了一种风俗。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该回归主题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是不是就是指屠苏酒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们来把以上的五个解释带入诗句中看一下,到底哪一个合适。
1,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屠苏草中。
偏离主题,错误,排除。
2,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屏风后。
牵强,排除。
3,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茅草房。
合理,且很顺畅自然。
4,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帽子中。
至于吗?这人一定和有书君一样,是个光头。
5,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屠苏酒中,喝起来就象温过的一样。
牵强附会,不知所云。
还有的人解释说:入,就是喝入口中的意思,入屠苏,当然就是喝屠苏酒了。
苏轼在诗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辙也在他的诗《除日》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同样类似的诗句还有: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宋.郑望之)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明.叶颙)
各位书友,历代写屠苏酒的名句,从来都没有类似说“入屠苏“是喝屠苏酒的意思。
注意关健词“入”,是进入。“饮”,才是喝下。
这么多名家,都知道用“饮”,作者也是名家,他为什么不用“饮”呢?显然,作者是另有所指。
至于某些人解释说,古人喜温酒喝。所以,这里是指春天的和暖之气送入酒中,就好象是温热的酒等等之类的言语,纯属迁强附会。
古人春节是有喝屠苏酒的习惯,就跟他们中秋节喝雄黄酒一样。但是,这和“春风送暖入屠苏”真的是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不信?你去问问作者,他肯定也是这么说。
综上所述,“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并不是屠苏酒的意思,而是茅草房的意思。茅草房能和春节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罢了。
诗文全译: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春风把和暖的空气送入了屠苏屋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新对联,朝阳中一派繁荣喜庆的景象。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赞同有书君的说法,就请动动手指,在文末点个赞助力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王安石诗里说的“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指紫苏吗这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我喜欢王安石,更喜欢读他的诗文,他的《元日》青少年时就能背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用现在话说是指元旦,一年之开始日,在旧时不讲公历,说农历之阴历,那就是正月初一,是现在习惯说的春节。也即是写春节的诗。
屠苏原是一种植物,近似于紫苏,可与紫苏同属,与荆类近似,旧时人常用屠苏避邪,挂门旁,也常用屠苏草盖房,因而这“屠苏”不再是指植物,而是借代指草舍房屋。春风送暖进入到草舍房屋里面。旧时人多穷,不是大户富贵人家是盖不起砖瓦房,住不上坚实房子的。平民穷百姓,多是茅屋草舍。现在人用谦虚自称自己的房屋,那怕是大厦,也是说草舍茅屋。刘备三进茅庐,茅庐也是指房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话以后该如何给孩子解释
谢谢提问相邀!今天就是阳历新年,也叫元旦。过了今天旧历的新年就越来越近了。
非常理解提问者的用心。说到底,这是一个寻找“年味”,感受传统文化的问题。作为优秀文化的中国古诗词,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确实是有识之士都要共同关心,共同努力的事情。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对于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是历尽苍桑,却又日益强大的民族。怎样把自己的文化精髓传承给子孙后代,这关系民族的兴盛,国家的繁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古诗是北宋诗人、改革家王安石所写《元日》里的句子。每到春节,很多人都会吟诵,也有不少人家直接当作对联。这就说明《元日》这首诗的描写,很好的烘托了过年的气氛。它带给人们的是那种辞旧迎新的欢乐。这首简短的诗歌极具画面感。直到今天,“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情形,无论城市乡村,都能见到。过年啦,放鞭炮,那清脆的炸响,和着孩子们的欢呼,人们辛苦劳累的一年都随这爆竹声声,变成无尽的欢乐喜悦。至于今天的孩子以及后来的孩子们,如何理解体会这种诗情画意呢?也不难。因为有大人们看护,孩子们本身就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参与者。这样的情形过年的时候随处可见。亲自参与了,就有真切的体会。这种体验,就是对年味的感知。接下来就是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语。如“屠苏”一词,今天就不常见。因为“屠苏”本来就是古代人过春节饮用的一种药酒的名字。就像今天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品牌的名酒一样。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今天的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过年兴许也喝上“茅台”了。一样的都是为了庆贺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每个人都自觉地做传承中华文化的积极分子,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工作多忙,多学习,多积累知识,时刻记住乡愁,我们的孩子们就能够耳濡目染,完全能够领会古诗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