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你如何看待现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许多青少年,给人感觉,就是心高气傲、我行我素、玩世不恭,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这其实是在警示我们,青少年正缺乏有效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所以,父母应该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当前,许多父母为了生活、工作,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疼爱有加,家里事务全部代劳,连最简单的洗碗扫地都不让孩子做,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样下来,就可能染上好逸恶劳的习惯,而且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之心。溺爱的起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等到爷爷奶奶要管束孩子的时候,那就再也管不了了。
父母一样不能溺爱孩子。父母的陪伴是最大的关怀。在生活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人的人格的影响,对于年轻的人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父母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影响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影响孩子优秀的道德情操、责任担当意识,影响孩子家国天下的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当前,有些父母,就是给人一种“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感觉。孩子受了委屈,就是别人的错。孩子被老师批评,就到学校“伸张正义”,直到老师在父子面前臣服道歉。大有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气势,殊不知,却是在引导孩子走向歧路。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也让学校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虽然学校也有进行一些必要的道德情操的教育,但与轰轰烈烈的知识学习相比,那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青少年所追求的,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闻鸡起舞,而读书,就应当造就完全的人格。哥德说过:“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学校教育,只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应当引导青少年学会读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培养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社会应该形成共识,共同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当前,社会上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就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能量。不健康的社会文化、良莠不齐的社会信息,让青少年意志消沉,享乐思想弥漫。黄赌毒、游戏泛滥、极端思想等等,都在吞噬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所以,必须要有强烈的思想导向,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对青少年的法律制订,应当多方论证、缜密考量,而不是纯粹考虑如何保护青少年,却忽略了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专家学习西方的思想方略是值得提倡的,但不应浅尝辄止,只学习表面却不深入精髓,只考虑照搬却未顾及国情,只想立竿见影,却未预料后果。
20年后打老师的事例,初中生砖头砸昏老师事例,手机被班主任没收而杀害老师事例……都折射出了青少年心理的扭曲、人格的缺失。所有这些,国人如果不能快速觉醒,青少年的未来堪忧。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培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才能造就社会的栋梁之材!
十二三岁的孩子处在青春期,也是叛逆期,做家长该怎么教育引导孩子
其实青春期的叛逆期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个时候是孩子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己的时期,是一种成长的必然。
有的孩子没有叛逆,并不是他们没有自我的寻找,而是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有的孩子表现很明显,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与自然的一件事情。
不要因为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家长就着急,家长应该知道这是孩子长大了的表现。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马云的儿子特别喜欢打游戏,马云心里其实很担心与着急,但是他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让孩子去打游戏。他的孩子打了三天三夜,马云问孩子,这样打游戏是什么感觉?孩子说累,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很多时候,家长可以在控制的范围里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他们有了尝试,才会有所懂得与积累进步。
每个孩子成长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父母这个时候需要关注,不能放手,需要引导需要告诉他们,成人的世界是有规则的,想要进入社会,就应该遵守规则,而不是想当然的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一件事情。
青春期是人生重要和美丽的时候,好好陪伴好好引导,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这个岁月走过来的。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内心都很充实
这个命题不严谨,外因和内因都会有影响,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的孩子外部环境和谐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主要还是靠内因。小时候的环境与长大后的环境变化不大,周围环境依然很和谐,当然更好,更有利。
父母对孩子太严厉会造成什么后果
一、孩子逆反心严重,爱发脾气。被父母太严厉管教的孩子,容易出现逆反心,喜欢跟父母对着干,来表示抗议。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做事拖拉磨蹭的隐形对抗行为,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会表现得脾气暴躁,叛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教育也一样。
二、孩子内心早熟,敏感脆弱。父母太严厉,孩子很容易走极端。要不性情暴躁,要不胆小懦弱。父母太严厉,太强势,事无巨细地把控孩子的一切,会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察言观色。他们不敢忤逆父母,事事顺着父母的指令执行。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容易出现讨好型人格。
三、情感需求被忽略,亲子关系疏远。严厉的父母都喜欢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让孩子们懂事听话,达到他们所预想的那样。他们倍有面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不懂的尊重孩子,不肯花时间和耐心去与孩子交谈,他们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亲子关系越走越远。到了孩子青春期阶段,想再用这种方式管教,发现早已不奏效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四、孩子失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有自己空间与时间,去尝试体验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习方式。若父母太严厉,过多地限制他们对独立愿望的追求,就相当于亲手抢走了他们体验成长的机会与经历,同时也夺走了他们享受成长乐趣的权利。他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要成长,生活变得麻木空洞。细思极恐!
父母对孩子严厉是为了给孩子明是非,立规则,确界限,但用力过猛,就会给孩子造成影响一辈子的阴影。严厉,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