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从孟母三迁到武亦姝、辛呈颖:教育,拼的就是爹娘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对待教育孩子这方面,父母起到关键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方式方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学校教育环境以及师教水平高低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学校教书育人不付责任的老师,学生的学习靠自觉去认识领慧,学习环境靠的是自觉的努力范围,从孟母三迁,到新时代的武亦珠,一个是家庭环境下贫寒中成荘旧书生,一个是知识分子家庭的武亦珠,这说明了两者家庭的良好环境下教育分不开的!学习靠自己辛勤努力,同时学习的环境氛围很重要!
应该怎么理解“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很广。早见《烈女传.母仪》,故事大意是:孟子年幼因住处靠近墓地,嬉戏时“为墓间之事”,孟母遂迁至街市附近,又学“为贾人街卖之事”,再迁至学宫旁,“乃设俎豆揖让退进,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遂居之”。
《三字经》上讲的比较直观,即:“昔孟母,择邻处”。这孟母为了孟子的学习和进步,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开始了租学区房了,开创了买或租学区房的先河。怪不得当今城市里的学区房无论是买或是租,其房价和租金都高于其它地方,原来也有历史的传承。
孟母三迁的故事并不难理解,据说孟子出生后不久,其父已经去世。孤儿寡母生活并不富裕,孟母为了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长大了也可以成为有出息的人。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搬迁了三次家。
第一次搬迁是因为住房紧邻坟地。偏偏小孩子不懂事,与小朋友玩耍时就近在坟地里乱跑,并且还问母亲一些鬼怪故事。所以就有了孟母的首次搬家。
这二次搬迁是因为房子紧邻闹市,孟子玩耍时有意无意学习商人们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吆喝声,孟母很是生气。古代人鄙视作生意的人,认为商人都不诚实,缺乏信誉。所以就动了再次搬家的念头。
第三次搬迁的地方,旁边就是一座学校。孟子每天所接触到的人不是老师就是学生,孟母看到这种情景,说道:此地真正适合我儿的居住地方。这也就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叫作小朋友跟着好的学好的,跟着歹的学坏的,也就是书面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就是为了孟子的学习。和现在的学生们家长的做法如出一辙,一些大中城市里的学区房,租金贵得吓人,就这下手晚了还租不到手。关键问题还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古以来就有之的现象。(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