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理解态度我要想改变员工的态度,我该怎么做
有幸回答【如何理解态度?我要想改变员工的态度,我该怎么做?】
在职场上有两句话叫“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广为流传。
而且一直以来,诸如开始的80后,如今的90后在职场中开始都饱受质疑,基本大部分人是因为态度的原因。
比如很多90后的离职的原因是:在这里我工作不开心。这往往被认为是态度的问题。
同时我们再思考一下,80后新进职场和当前处境有着截然不同。开始认为80后是“垮掉”一代,而现在变成了中坚力量的同时,变成了“要骂就骂80后,他们不会走。”
为什么对于80后会在前后有着如此大的变化呢?
实际上这种“态度”上的变化,是随着年龄、环境、公司发展、职位、职场关系以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着,而态度本身也是呈现着对人生的理解。
【可知大叔聊职场】观点是:态度是一个主观的东西。要想改变一个员工的态度,仅靠外部的环境是不够的,应该是通过综合的因素考量去综合施策。我们一方面要能够有效识别职场当中态度表现;另一面,也要基于一定影响因素去因材施教。在实现路径方面,我们通过认识自我、激发能力、创造学习、树立目标、淘汰劣币等手段去施加影响,最终通过自身驱动实现态度的改变。
01
理解态度
作为一名80后,原本和其他小年轻一样,放荡不羁的生活在最开始的年轻时代。
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还有时间可以挥霍一下。那时候,不太把精力聚焦到某一项工作中。
眼高手低,不屑一顾。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很多人生弯路之后,慢慢的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可怜与不该。
也曾经后悔过,也许当时态度不是那个样子,也许今天的境况就会好一点。
但终归是没法回头的,好在此刻我还能有一点点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职场态度,最开始的产生是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的。
面对不喜欢的工作,我们勉强接受,不得不做的心态承受着,内心又充满着不甘的追寻着,也许下一份工作就会好些。
可是下一份工作,还是要拷问我们上一次的工作经验,又会面临新的问题。就这样周而复始,越来越难以融入该融入的角色当中。
态度是由心理的倾向,而产生的行为倾向。
当我们心里排斥一件事情时,我们在行为上就会去想办法逃避它。
当出现一些不符合自己心理预期时,就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我们可以把它称作“阿Q精神”。
当如果我们长期的处于积极心态时,我们就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如果处于消极心态时,我们就出现了风险意识。
因此,我们发现态度大部分是一种主观产生的,并通过主观能不性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正向的态度驱动正向的行为,负向态度驱使负面的行动。
而在职场中,公司的存在是要追求价值的,因此它需要不断向上的动力,也就需要员工正向的行为。那么,当然也就有了「态度决定高度」。
02
识别不良态度
职场不良态度里,我们把高频发生的归纳为如下几类:
A.我不想
有人说对于健身而言,如果你想去为健身而付出行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这个想法的人实际上挺多的。就像装睡一样,根本就不想去做事,甚至是不想改变,哪怕是已经知道问题存在的情况下也不愿意付出行动去改变。
可想而知,如果自己都不想,外界怎么告诉ta都是没用的。
就如一个例子说,招了一个人事助理,本来想好好培养一下能够承担更多责任,有更多的上升空间。但是无论怎么给学习的机会,都是以忙、家里有事、最近太累了等等诸多理由推辞。这实际上一个根本问题是,她根本不想着这是自己的事,也没想过有好的发展。可想而知,这个人也不会超过试用期就会被淘汰的。
B.我不能
说我不能的人,大致是处于2种动机:
- 是自己真的不会,但是也不想尝试,所以就直接说了我不能做;
- 是自己心里有些小算盘,可能做这个事的时候,个人会面临风险,或是觉得我不太喜欢某个人,所以干脆推脱说“我不能”。
在职场里,没有一件事是我们都会完完全全有经验的。
哪个人不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一个一个坑里爬出来的呢?
所以说我不能的人,基本上成长也会比较慢,因为一直是自我否定,久而久之也不会信任,再提供其他的机会了。
C.不是我
显然,这就是很多人的职场「劣根性」,逃避责任。
出现一些问题时,第一反应是不是我做的,可能是某某。
或者说,我明明反复的说过,提醒过,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部门之间也是如此,相互推诿的现象太多了。
不能承担责任的态度,也会让人觉得没有责任心,不能担当更大的工作责任,发展瓶颈也会陡增。
D.我都行
还有一种情况也相当普遍,一种看似有态度实则没态度的人。
问他发表意见时候,就说我都可以,没有意见;
凡事都是“我都行”的「老好人」。这种状态的人,似乎谁都不得罪,但是往往也有见风使舵,没有主见的印象。
【小结】工作中决定事情结果的往往是在一个个小的细节之中,而态度就是决定我们能否注意细节的关键所在。实际上,那些经常把“我不想、我不能、不是我、我都行”挂在嘴边的人,最后的结果也往往好不到哪里去。在正常的企业里,是不可能需要这类人。有的人一直得以存在,也只是因为我们的公司的制度、流程和文化里能否发现这些人而已。
03
影响态度的因素
一个人的态度大体上是由两种大类构成:个人因素和外界影响,也可以称为内因和外因。
A、内因包含的因素
(1)自我评价:就如我们简历当中有一项就是自我评价,这主要是让人看一下,对自我认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如何,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自我认知也会对自己的态度形成影响。比如我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那么在处理事情时,大部分也会采取积极的行动。
(2) 原有思维: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无形当中形成的思维也不会相同。比如在困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往往会想着如何来节省;而在富裕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用的是投资思维。
职场中的经历也会给一些人形成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往往在大公司里待久了的人,思维里就会想到更多人的问题,人际关系,站队等,也要考虑所谓的POLITIC。
原有思维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颇深,也就是很多人从大公司跳小公司不适应,没法生存一样,简单事情复杂化即使如此。
(3)性格因素:性格就是态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谨慎性格的人,就不会冒进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激进自己的行为;而有些具有领导性格的人,一般会更加的具有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
B.外因包含的因素
(1)传达者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传达者的意图、威信、立场和吸引力会影响态度转变。
回到职场里,我们发现也有这样的案例。
当一个我们本身不信服的人来让我们做一件事时,我们一般的态度也不会很好,因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同时,如果传达的意图不明确,让人无所适从,也很难去合作。那些具有领导魅力的人,周边也会吸引更多的人,也容易形成共识。
(2)沟通信息因素
直白一点说,传递执行一个事情,就要简单干脆,不要有更多的信息干扰,别带一些误导的指向性。
经常会有些领导角色的人,说话只算三分,剩下的让你去猜测。 美名其曰:这是锻炼一个人悟性。如果这个都没有,我要你干嘛?
可是大部分人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呢,做不好了挨骂,做好了都说他知道有方。
这就是所谓的领导艺术吗?很明显,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误解,不利于组织执行。
(3) 外界监督因素
有时候觉得国人是特别有意思的。
监督多了,就说没有自由,影响了个人发挥。
监督少了,就说没有指导,影响了个人成长。
也是就是说不管不行,管多了也不行。也就是要保持好一个监督力度。
【小结】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在理解影响态度的因素的时候,我们偏重于内心的影响。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个环境,最关键的还是个人是如何看待。
04
改变员工态度的路径
(1)认识自我
蒙田说,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
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80后的成长路线和心路历程一样,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实际就是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他们发现自己已经不能作为一个个体去思考的时候, 发现要承担家庭当中更多压力的时候,他们便会产生更多的忍耐、坚持和学习与奋斗。
对于公司或者管理者而言,应该通过一些方式,引发员工充分的认识自我。
比如,我们在招聘销售岗位人员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招聘家庭条件一般,甚至算是比较悲苦的那类人。这类人经过一定的磨难,人也会比较皮实,也会更加的具有主动的态度,这省去了我们很多后续的动作。
我们可以通过员工分享会,让每个人都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得失,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认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己的进取心态。
(2)激发能力
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看如何激发他。
员工为什么要来公司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给你工作?
基本上也离不开“解决生存的需要和被尊重的感受。”
我们可以通过物质激励,让员工有更大的企图心,去追求更高的业绩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激发员工的忍耐、坚持,不断学习的心态;
也可以通过精神上的嘉奖,让员工更能体会的存在的价值,被人尊重和敬仰的精神需求。
而最终长期坚持下来所形成的,便是公司的价值观与文化,将会一直驱动整体上向前发展。而同时也降低了因为某个传达递者因素带来的影响。
(3)创造学习
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永远不能没有学习,一个人想要提升,也不可能不学习。
标杆的企业更是做到了极致。
用人说总结阿里巴巴发展的历程,制度建设总结了3句话
用培训来传授,用考核来落地,用战斗来深化。
阿里人建立了一套坚持“知行合一”的学习体系。阿里巴巴集团学习体系分为四个部分:新人系、专业系、管理系以及在线学习平台。让每个人从开始到结束,都伴随着不断的学习,只有学习经过考核,才能上岗。
那么创造一个学习环境,有的人会说是“洗脑”,这有点言过其实了。公司只要你的时间,没要你的QIAN。我更认为这是一种规范性的建设,是保证合格的员工都能拥有一个相对健康的工作态度。
有些内容是必须要反复强调,反复考核与验证才能够融入到每个人的行为当中去的。
(4)淘汰“劣币”
360的周鸿祎曾说要淘汰“小白兔”员工。小白兔员工就是工作态度不做,人际关系也好,但是就是业绩跟不上。那这种所谓的态度好,就是假态度,没有产生业绩的态度,对于公司来说伤害很大。
马云提到过淘汰“野狗”式员工。这种类型的员工就是业绩在团队里不错,但是就是价值观与公司不合,长久了会给公司带来损失,这种员工态度也极其不好。
我们公司的制度里,也一定要有淘汰机制,只有让人存在危机感,才可能会激发员工的个人心态改变。
要增强竞争意识,有比较才能有优势,让优秀的人从竞争中锻炼出来。
可以采用KPI的末位淘汰制,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要避免管理者个人喜好的打分因素,出现误判。
同时也应该管理中建立边界和底线思维,通过预警机制提醒相关人进行改善。
05
总结
领导们经常说,能力可以培养,态度一定要端正。
我们不能说,只要态度好了,我们就一定可以成功。
这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态度是影响我们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今天我们讨论了态度的成因、影响因素,也提出了如何改变员工态度的几条建议:
- 激发员工认识自我,实现自我驱动;
- 激发能力,用物质、精神以及成长等激励实现个人主动提升;
- 创造学习的文化,让整体组织体系化的态度保持,保障组织成长;
- 使用一些雷霆手段,让不符合要求,不能及时转变的员工离开组织。
公司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执行力,需要一种像“亮剑”李云龙团队的那种嗷嗷叫的精神。这是需要领导的努力、公司的打造,也需要每个人的转变。
也许改变就是从下一秒开始。
我是 【可知大叔聊职场】,创过业打过工,不断归零又不断雄起,有十五年企管经验的追梦者,望能与您同频共鸣。谢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
如何提高工作热情
其实,答案就在自己心中。工作有没有激情,归根到底,取决于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如果自己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如果自己不愿意去学习,不愿意去改变,任何说教和激励,都救不了自己!
人的价值=人力资本×工作激情×工作能力
工作激情是工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有了工作激情,才会有工作成果,才能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工作激情,成天混日子,那么自己只会日渐消沉。提高工作热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变:
1、学会肯定自己
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要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不要轻言放弃,不要气馁,更不要自暴自弃。要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首先问问自己: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在此基础上,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构想。
2、保持良好的心态
正面的看待问题,把每一次工作当成一种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把负面的压力向正面转化,自己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
人是可以通过意志,来消除不愉快的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一是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二是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三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4、加强时间管理、树立工作目标
珍惜时间,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行动计划。做事之前要考虑好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针对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每天工作前要进行计划安排,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求自己一次性做好,不要给自己留下返工的机会。
5、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当您对职场工作气氛不满时,自己是否想过,是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还是自己对领导、对同事一直看不顺眼?不要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换一个方向看,可能又是一片海阔天空,试试用自己自己的幽默去改善大家的气氛吧!
在成功人士当中,别人们都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拥有一颗热情激昂的心。一个人如果对人生、对工作、对事业没有热情,那别人将很难有大的作为 。困难不可怕,可怕地是自己的激情被磨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