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典故出自《资治通鉴》,讲的是唐代武则天时期,来俊臣和周兴的故事。来俊臣是武则天手下的一名酷吏,以残暴和严刑逼供闻名。周兴也是一名酷吏,与来俊臣臭味相投。
有一天,武则天命令来俊臣调查周兴,但周兴非常狡猾,来俊臣一时无法找到他的把柄。于是,来俊臣决定用计谋来对付周兴。他请周兴喝酒,并请教周兴如何对付那些不肯招供的犯人。周兴得意地告诉来俊臣,他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犯人放入一个大瓮中,然后用火加热,犯人就会受不了酷热而招供。
来俊臣听后,心中暗喜,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反而称赞周兴的办法高明。他借口说有犯人需要审问,请周兴帮忙,并按照周兴的方法,将周兴本人放入瓮中,用火加热。周兴在瓮中受尽折磨,最终不得不招供。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用别人的计谋来对付别人,或者指代人自作自受。在《资治通鉴》中,这个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残暴的酷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尔虞我诈。
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故事和哲理。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也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智慧与策略。
一、典故背景
唐朝时期,武则天当政,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了残酷的镇压政策。当时,周兴和来俊臣是武则天手下两位著名的酷吏,他们利用各种残忍的刑具和手段,逼迫犯人招供,以维护武则天的权威。
二、故事梗概
有一天,武则天收到一封告密信,信中指控周兴与人谋反。武则天大怒,下令来俊臣负责审理此案。来俊臣深知周兴狡猾,仅凭一封告密信难以让他招供。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三、请君入瓮的巧妙设计
来俊臣邀请周兴到家中做客,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讨论如何让犯人招供。周兴得意洋洋地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方法:用大瓮烤犯人,使其无法忍受痛苦而招供。来俊臣假装赞同,并立即命人搬来一个大瓮和炭火,按照周兴的方法进行演示。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来俊臣突然变了脸,宣读武则天的密旨,指责周兴谋反。周兴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连忙跪地求饶,表示愿意招供。
四、典故寓意
“请君入瓮”这个典故,寓意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它告诉我们,在权力斗争中,智慧与策略至关重要。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滥用权力,否则终将自食恶果。
五、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成语“请君入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它既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用别人的方法对付自己,也可以用来比喻设计陷阱,诱使对方上当。
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一方可能会利用对方的策略来对付自己,这时就可以用“请君入瓮”来形容这种局面。再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设计陷阱,诱使他人上当,这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
总之,“请君入瓮”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寓意,而且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警惕滥用权力,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智慧与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