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自处》是一句古语,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在所自得,故在所自处。”意思是:只要自己能够自得其乐,那么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感到满足和舒适。
这句话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与外界环境无关。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他对于自由、逍遥和超脱世俗观念的追求。
庄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为,让事物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故探源——李斯与“在所自处”的哲学思考
“在所自处”这一成语,源自于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斯的一段著名言论。这一典故,不仅反映了李斯的人生哲学,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处世立身的座右铭。
一、典故背景
李斯,楚上蔡人,年少时家境贫寒,但聪慧过人,好学不倦。成年后,因办事干练,被举荐为看管粮仓的小吏。一次,他在吏舍厕所中看到老鼠吃肮脏的粪便,又经常受到人和狗的侵扰。而当他来到粮仓,却看到那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而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扰。这一对比,让李斯感慨万分,从而有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感叹。
二、典故内涵
“在所自处”这一成语,意味着人的贤与不贤,决定于他所处的地方。正如老鼠,在厕所里吃屎的,惊恐不安;而在大仓里吃粮食的,却不受打扰,安逸自在。这种哲学思想,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三、典故影响
“在所自处”这一成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了人们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远芳侵古道”,便是对“在所自处”这一哲学思想的生动诠释。
四、典故启示
“在所自处”这一成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我们要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之,“在所自处”这一成语,源于李斯的人生哲学,成为了后世人们处世立身的座右铭。它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