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一语,源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如下:“吾歌可夫?吾歌,可夫?吾歌乎?吾歌可夫?”这段文字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对时局的感叹。孔子的歌唱,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认为他的政治主张和道德理念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因此感叹自己的不合时宜。
后来,“不合时宜”一语便被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言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潮流不相符,显得格格不入。它常用来形容那些超前的思想、创新的行为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因为它们与当时的价值观、社会规范或主流思想相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孤独的、不被理解的或者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物。他们可能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或追求而显得与众不同,甚至被视为异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合时宜的思想或行为可能会被重新审视和评价,甚至成为引领潮流的力量。
因此,“不合时宜”一语既有贬义,也有褒义。它既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赞扬。这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那些与时代潮流不相符的行为或言论。
不合时宜——一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不合时宜”源于中国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古代帝王决策失误的一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时代潮流的变迁。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西汉末年,当时的汉哀帝刘欣即位,定年号为建平。哀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建平二年,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去世,朝中大臣夏贺良趁机向哀帝进言。
夏贺良的建议
夏贺良认为,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他建议哀帝改变年号,增益漏刻,以此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夏贺良还声称,如果不改变年号,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将遭受灾难。
哀帝的决策
汉哀帝听信了夏贺良的建议,于是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去世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三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并将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朝政风波
改变年号后,哀帝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夏贺良等人还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
不合时宜的结局
在调查清楚后,哀帝于八月间下诏,废除夏贺良等人的建议,并称他们的所作所为“违经背古,不合时宜”。这次改元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成语的传承
从此,“不合时宜”这个成语便流传下来,用来形容那些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事物。它告诉我们,在决策时,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像汉哀帝一样,陷入决策失误的困境。
成语“不合时宜”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揭示了古代帝王决策失误的一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时代潮流的变迁。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