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不思蜀》的典故,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及含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14 19:15:51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乐不思蜀》是一句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典故的背景如下: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后,被送到洛阳。魏国皇帝曹奂封他为安乐公。一天,司马昭请刘禅参加宴会,并安排了蜀国的歌舞表演。刘禅观看后,喜笑颜开,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这里的生活很快乐,我不想回蜀国了。司马昭听了,暗暗高兴,认为刘禅已经完全忘记了蜀国,不会再有复国的念头。

从此,人们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这个典故也反映了刘禅的昏庸无能,缺乏远见和抱负。

乐不思蜀——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源自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背景介绍:蜀汉的兴衰

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刘备在三国鼎立时期,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成功占据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却因昏庸无能,导致蜀汉在公元263年被魏国所灭。

典故发生:司马昭宴请刘禅

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为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在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真心归顺,特意设宴款待他。宴会上,司马昭安排了蜀地的歌舞表演,意图让刘禅想起故国,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核心:刘禅的“乐不思蜀”

让司马昭意想不到的是,刘禅在看到这些表演时,却毫无悲伤之情,反而嬉笑自若。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国时,刘禅竟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里过得非常快乐,不再思念蜀国。

典故影响:乐不思蜀的成语含义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它原本的意思是指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的人。

典故启示:玩物丧志,乐而忘本

乐不思蜀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享受新环境带来的乐趣时,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否则,就会像刘禅一样,玩物丧志,乐而忘本,最终导致失败。

典故评价:历史的反思

乐不思蜀的典故,不仅是对刘禅个人品质的批判,更是对当时蜀汉政权衰亡的反思。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的品质和决策密切相关。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依然被人们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个典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