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原文如下: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季孙氏比周公还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这里的“鸣鼓而攻之”意思是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声讨和攻击。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公开指责和批评。
鸣鼓而攻之——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鸣鼓而攻之,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道德寓意。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正义和道德的坚持。
一、典故起源
鸣鼓而攻之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当时,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允许私人拥有土地,并试行按亩征税。孔子的学生冉求支持这一改革,并作为季康子的属下参与其中。孔子坚决反对改变王法,认为这是对传统礼制的破坏。当冉求征求孔子意见时,孔子明确表示反对,并愤怒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冉求不再是他的弟子,其他弟子可以公开声讨他。
二、成语含义
鸣鼓而攻之,字面意思是击鼓声讨。在成语中,它比喻公开宣布罪状,加以谴责或讨伐。这个成语强调了正义和道德的力量,以及集体行动的威力。在历史上,许多正义之士都曾运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邪恶势力的抗议和谴责。
三、历史故事
在春秋时期,鸣鼓而攻之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战国时期,孟子曾用鸣鼓而攻之的典故来谴责齐宣王的不义行为。在宋代,苏轼也曾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奸臣蔡京的愤怒。这些历史故事都表明,鸣鼓而攻之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四、成语影响
鸣鼓而攻之这个成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了一种表达正义和道德的常用语,还成为了一种行动指南。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用这个成语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勇敢地站出来,揭露和抵制邪恶势力。
鸣鼓而攻之,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道德寓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义和邪恶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用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去战胜它们。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