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孺子可教》的典故,成语典故《孺子可教》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11 09:34:12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孺子可教》的典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张良(字子房)是当时的一位年轻人,他胸怀大志,决心推翻暴政。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故意将鞋子扔到桥下,并让张良去捡。张良虽然心中不悦,但还是去捡了鞋子并递给老者。老者让张良帮他穿上,张良二话不说,蹲下身子帮老者穿好鞋子。

老者看到张良的行为,连声称赞他“孺子可教也”,意思是说这个年轻人很有培养前途。后来,老者将自己的兵法书赠给张良,并告诉他,十年后可以辅佐明主,成就一番事业。张良果然不负所望,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一代名臣。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谦虚好学,尊敬长辈,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帮助,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成语典故《孺子可教》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孺子可教”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留侯世家》,其背后蕴含着一段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故事背景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良,字子房,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偶遇黄石公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这位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心中虽不痛快,但考虑到对方年纪已大,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

老人再提要求

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的猜想与老人的回应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五次相约与考验

五天后,张良一早来到桥上,可是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责备张良来晚了,让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再次来到桥上,又比老人晚到,老人十分生气。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到了桥上,终于比老人早到了。这次老人很高兴,就送给他一本兵书。

张良的成就

张良日夜攻读这本兵书,后来助刘邦统一了天下。他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语的内涵与影响

成语“孺子可教”原意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来引申为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心学习,都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才。

成语“孺子可教”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张良的谦逊与智慧,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