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适从”是一则成语,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在春秋时期,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妾骊姬,并立她为夫人。后来,骊姬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设计陷害了太子申生以及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在这个背景下,晋国国内出现了“一国三公”的局面,即三位公子都具备继承王位的资格,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矛盾。由于这种复杂的局面,人们不知道应该支持哪一位公子,因此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局面
无所适从的由来与典故
“无所适从”这个成语,源自我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左传》,其背后蕴含着一段深刻的历史故事。
成语“无所适从”中的“适”意为“往”,“从”意为“跟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五年》中,原文是“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左传·僖公五年》中,讲述了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两位公子重耳与夷吾的故事。
当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两位公子。她先让申生守曲沃,只把奚齐和她妹妹与献公生的儿子卓子留在身边。接着,她又派士蒍去筑蒲城和屈城,士蒍知道骊姬的阴谋,所以城筑了一半就停工了。
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晋献公控告士蒍办事不力。晋献公问士蒍为什么不认真修城,士蒍辩解说:“臣听说,如果没有丧事却悲伤,忧愁必然接着到来;没有兵患却筑城,必会被敌人据守。既然会被敌人据守,担任官职而不服从君命,把敌人可以据守的城池筑得坚固,一个失去忠敬的臣子,还拿什么侍奉国君?”
晋献公听后,认为士蒍说得有道理,就逼太子申生自杀,并把重耳赶到狄国。这时,士蒍感慨地赋诗明志:“如今国家混乱的情势,就像破旧狐裘上的毛一样纷乱:我真不知该听从谁的命令才好。”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混乱,以及人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无奈和困惑。成语“无所适从”正是从这段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用来形容人们在众多选择面前,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个,从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做出选择。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信息不足、判断力有限等原因,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可以借鉴“无所适从”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无所适从”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并在面对困境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