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不及掩耳》的典故出自《汉书·韩安国传》,原文是:“安国曰:‘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即令匈奴入边,亦不能祸。且匈奴者,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飙风,去如收电。今使边郡久废备塞之备,急r?ě敌攻,乃驱马而往,犹古之逐北,更起其决,兵来而不能解,使边民大苦。’”韩安国在这里描述的是匈奴军队的快速和突然,如同疾雷一般迅猛,令人无法防备。
“疾雷不及掩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来得非常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突然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疾雷不及掩耳——成语典故探源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源于古代兵法,用以形容事情发生突然,让人来不及防备。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军势》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最早见于《六韬·龙韬·军势》一书。该书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姜太公所著,是一部集军事理论、战略战术于一体的兵书。其中,“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雷声和闪电的迅猛,用以比喻行动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成语故事——曹操突袭马超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在占领渭口后,曹操修筑工事,表面上答应议和,暗中却养精蓄锐。后来,曹操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马超,将其打得大败而逃。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疾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意境,也反映了曹操用兵如神的军事才能。
成语演变——从自然现象到形容事物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最初是用来形容自然现象的迅猛。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将这个成语引申到形容事物,用以比喻事情发生突然,让人来不及防备。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疾雷不及掩耳”来形容突发事件,如股市暴跌、地震等。
成语用法——比喻事物突然发生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在句子中通常作为定语或分句使用,用以强调事情发生突然,让人来不及防备。例如:“他突然提出辞职,让人感到疾雷不及掩耳。”(定语)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国政府都感到疾雷不及掩耳。”(分句)
成语情感色彩——中性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是一个中性成语,既可用于形容正面事物,如英勇果断的行动,也可用于形容负面事物,如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情感色彩。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属于复句式成语,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描述自然现象,后一个分句引申出成语的意义。这种结构使得成语表达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产生于古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古代成语,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成语英语翻译——Rapid as a thunderclap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在英语中的翻译为“Rapid as a thunderclap”,意为“像雷声一样迅速”,用以表达事情发生突然,让人来不及防备的意境。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应对。同时,这个成语也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勇于担当,果断行动,以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