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敌若神》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预测敌人的行动就像神一样准确。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经常能够准确预测敌人的行动,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有一次,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蜀国,诸葛亮通过观察敌军的动向和地形,准确地预测出了敌军的进攻路线。他及时调整了军队的部署,成功地抵御了敌军的进攻。
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诸葛亮被赞誉为“料敌若神”。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准确预测敌人行动的人。
成语典故——《料敌若神》
成语“料敌若神”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善于用兵。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的由来
“料敌若神”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旧唐书·郭子仪传》。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政治智慧,被誉为“天降人杰”。
二、郭子仪的生平事迹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郭子仪在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在这次平叛战争中,郭子仪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多次击败叛军,收复失地。其中,他收复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马邑,开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三、料敌若神的典故
在唐肃宗时期,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大破叛军。
在这场战争中,郭子仪凭借其“料敌若神”的本领,准确判断敌情,制定出相应的战术,最终取得了胜利。因此,后人将郭子仪的这种能力称为“料敌若神”。
四、成语的演变与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料敌若神”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用以形容那些善于观察、分析、判断,能够准确预料对手行动的人。
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军事家、政治家都曾以“料敌若神”来形容自己的能力。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朝的戚继光等,都被誉为“料敌若神”的典范。
成语“料敌若神”不仅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它告诉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只有善于观察、分析、判断,才能准确预料对手的行动,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当今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在职场、商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具备“料敌若神”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