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气,不食。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食物煮得不够精,切得不够细,不吃;食物霉烂了,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食物有异味,不吃;食物没煮熟,不吃;食物不合时令,不吃;食物切得不正,不吃;食物没有相应的酱料,不吃;肉虽然多,但不要超过主食的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不吃姜,但也不多吃;在公家祭祀时,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祭肉超过三天,不吃;吃饭时不说话,喝酒时可以稍微说话,但不能说太多;走路时不要左右看。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饮食的讲究和规矩,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其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就是孔子对食物的态度,即食物虽然不好吃,但也不能浪费,要尽量吃完。
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形容一些事物或人,虽然没有什么价值或用处,但也不能轻易放弃,要珍惜和利用。例如,形容一些旧书或旧物,虽然已经过时,但里面可能有有用的知识或信息;形容一些朋友或亲人,虽然有时候不完美,但也不能轻易放弃,要珍惜和包容。
典故探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成语典故犹如繁星点缀,其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成语源于三国时期,与曹操、杨修的故事紧密相连,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典故背景
故事发生在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的时期。当时,两军相持不下,曹操面临粮草将尽、无法取胜的困境。一天晚上,士兵来请示晚间的口令,曹操正看着碗中的鸡肋,心中犹豫不决。于是,他随口说出“鸡肋”二字。
杨修的解读
这个“鸡肋”口令传到了主簿杨修那里。杨修聪慧过人,他立刻意识到曹操的意思。他认为,鸡肋吃起来没有味道,扔掉又觉得可惜,这就像当前的汉中之战,进不能胜,退又怕人耻笑,于是他劝说士兵们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曹操的愤怒
杨修的这一举动被曹操得知后,曹操大怒,认为杨修是在扰乱军心。于是,他以“鼓惑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斩首示众。这个事件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典故的由来。
成语的引申意义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鸡肋这种食物。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形容某些事物或情况,既没有多大价值,又舍不得放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某些抉择时的矛盾心理,既不想继续坚持下去,又觉得放弃有些可惜。
成语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汉语成语宝库中的一员。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矛盾心理。如今,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总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成语,源于三国时期曹操与杨修的故事,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汉语成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