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容”是一则成语,其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曹植传》。该成语用来形容气量极大,能容纳一切事物。
具体典故如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非常嫉妒他弟弟曹植的才华,担心他会造反,于是将曹植从京城调往封地,并派监国谒者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有一次,监国谒者诬陷曹植,但曹丕并没有因此处罚曹植,而是说:“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对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宽容,更何况是他的弟弟曹植呢?这体现了曹丕的宽宏大量。
后来,人们用“无所不容”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一切
无所不容——成语的由来与故事
成语“无所不容”源于中国古代,其含义为没有什么不能容纳,形容心胸宽广,包容万物。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与故事。
成语出处——《太仓五中堂奏疏书后》
成语“无所不容”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太仓五中堂奏疏书后》。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用“无所不容”来形容君父对臣子的慈爱,表达了君父的宽容和教诲之深。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曹丕与曹植的故事
成语“无所不容”的典故出自三国时期,讲述了魏文帝曹丕与其弟曹植之间的故事。曹丕即位后,因嫉妒曹植的才华,担心他会造反,于是将他贬谪到封地。为了监视曹植,曹丕派监国谒者灌钧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一次,灌钧诬陷曹植酒后出言不逊,要挟皇帝的使臣。曹丕本想治曹植死罪,但碍于母亲干预,只将他降为安乡侯。在处理此事时,曹丕装作宽容的样子说:“曹植是我同母弟弟,我对普天下的人,都无所不容,更何况曹植呢?怎能置亲情于不顾?”
成语的哲学内涵——心量广大,无所不容
成语“无所不容”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佛教文化中,心量广大被视为一种美德。印光大师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提到:“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认妄为真,将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惭愧。若于平时,常作是想。则心量广大,无所不容。”这句话强调了心量广大、无所不容的重要性。
成语在《道德经》中的体现——道法自然,无所不容
在《道德经》中,也有对“无所不容”的体现。如《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所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里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即强调心量广大、无所不容的重要性。在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成语的现代意义——包容与宽容
在现代社会,成语“无所不容”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时,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学会包容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宽容和包容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只有心量广大,无所不容,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成语“无所不容”源于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要学会宽容、包容,以宽广的心胸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在现代社会,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成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