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耻》的典故出自《论语·公冶长》。这句话是孔子对当时一个名叫宰予的学生说的,意思是说宰予这个人非常无耻,不知道羞耻。在《论语》中,孔子经常用“知耻”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羞耻,那就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但他并不遵守孔子的教诲,经常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孔子对宰予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是说宰予这个人就像朽木和粪土一样,无法雕琢和改造。因此,孔子说宰予“不知耻”,意思就是他不知道羞耻,不懂得羞愧。
后来,“恬不知耻”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知道羞耻,不懂得羞愧,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却毫无羞愧之心。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
恬不知耻的成语典故探源
成语“恬不知耻”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那些做了卑劣或不光彩的事情后,却毫无羞耻之心,坦然自若的人。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成语的起源
“恬不知耻”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钱时的《两汉笔记》。钱时在书中批评那些“谏不行;言不听;膏泽不下于民;而但缄默固位;恬不知耻”的官员,认为他们既不听取忠言,也不关心民生,却还能安然处之,毫无羞耻之心。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恬不知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其含义也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形容官员的道德败坏,到后来泛指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欺骗、偷窃、背叛等,只要行为人毫无羞耻之心,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成语的典故
关于“恬不知耻”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神宗时期的宰相,主持了著名的变法。当时有一个名叫崔公度的人,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崔公度布衣出身,朝中无亲朋可依靠,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经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甚至在厕所中相遇,也莫不诚惶诚恐。
一次,崔公度尾随王安石之后,手执其衣带尾,王安石回顾疑惑不解,崔公度却笑着说:“相公,您的衣带有点污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干净了。”见者无不耻笑,而崔公度自己却不以为耻。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崔公度恬不知耻的丑态。
成语的运用
1) 出售假冒商品,坑害消费者,还向人们宣扬自己赚了大钱,真是恬不知耻。
2) 是的,你们不害羞,因为你们在中国掠夺了那么多的资源,却还恬不知耻地声称是援助。
成语的启示
“恬不知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该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对于那些恬不知耻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之,“恬不知耻”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以此为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