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马千言》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故事。典故讲的是晋代文学家王羲之(即王右军)和谢安(即谢太傅)一起在东亭集会。当时王羲之正写一篇文章,谢安请他到别处去,但王羲之只靠着马写完了这篇文章。后来,有人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很快,就像倚在马身上一样迅速。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倚马千言”,用来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而好。
一挥九制,倚马千言——才思敏捷的典故故事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和典故是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一挥九制,倚马千言”便是形容才思敏捷、文笔神速的典故之一。
一、典故的起源
“一挥九制,倚马千言”的典故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的《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其中记载了刘公在紫微阁任职时,一日皇帝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刘公在即将下直之际,一挥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文辞典雅,各得其体。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刘公才思敏捷、文笔神速的形象。
二、典故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挥九制,倚马千言”的典故逐渐演变,衍生出“倚马可待”、“才高倚马”等说法。其中,“倚马”指的是靠着战马起草文书,“千言”则表示文思敏捷,一挥而就。这个典故不仅形容了文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忠诚和责任感。
三、典故的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一挥九制,倚马千言”为榜样,追求才思敏捷、文笔神速的境界。例如,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就以其卓越的文才和敏捷的才思,深得乾隆皇帝的倚重,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历时十三年,完成了这部浩瀚的巨著。
四、典故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一挥九制,倚马千言”这个典故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文学创作中,它激励着作家们追求才思敏捷、文笔流畅;在学术研究中,它鼓励学者们勤奋钻研、博学多才;在日常生活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五、典故的意义
“一挥九制,倚马千言”这个典故不仅是对才思敏捷、文笔神速的赞美,更是对勤奋、敬业精神的肯定。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总之,“一挥九制,倚马千言”这个典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追求卓越、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