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以勇猛善战著称。吕蒙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机会读书,因此文化水平不高。但后来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刻苦学习,即使是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也不肯放下书本。
有一天,吕蒙的顶头上司孙权对他说:“你现在是我们的将领,应该多读些书,增长知识。”吕蒙回答道:“我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读书。”孙权劝他:“我比你更忙,但仍然坚持读书,你为什么不能呢?”吕蒙听后深受感动,从此开始发奋读书,勤奋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吕蒙的学问大有长进。他不仅懂得了许多军事策略,还通晓了历史和文学。有一次,他与孙权讨论军事,孙权惊讶地发现吕蒙的见识和学问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不禁赞叹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就是“刮目相看”的典故。
后来,人们用“手不释卷”来形容人勤奋好学,读书不倦。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成语典故《手不释卷》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手不释卷”源于中国古代,是形容人勤奋好学、热爱读书的一种表达。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成语的起源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国曹丕的《典论·自叙》。其中提到:“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这里的“上”指的是曹操,而“释卷”则是指放下书籍。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即使在军旅之中,也总是手拿书籍,不愿意放下。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手不释卷”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代名词。在晋代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鲁肃)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这里的鲁肃,同样以勤奋好学著称。
成语的典故
关于“手不释卷”的典故,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的故事。吕蒙原本是武将出身,缺乏文化知识。后来,吴国国君孙权鼓励他学习,吕蒙开始刻苦读书。在孙权的鼓励下,吕蒙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勇猛善战的将领。这个故事成为了“手不释卷”的典型典故。
成语的内涵
成语“手不释卷”不仅表达了勤奋好学的精神,还蕴含着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语的启示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
拓宽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
尊重知识,追求真理。
成语“手不释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勤奋好学的赞美,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让我们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