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14:14:11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出自《晋书·王导传》。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王导的堂兄王敦在政治上对朝廷不满,起兵反叛。王导为了家族的安危,试图通过自己的关系劝解王敦,希望他不要反叛。王敦并没有听从王导的劝告,最终发动了叛乱。

在王敦叛乱期间,王导的儿子王羲之被任命为平南将军,负责镇压叛乱。王羲之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最终击败了王敦的军队。王敦的叛乱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动荡,许多官员因此丧命。

在叛乱结束后,王导因为与王敦的关系,被牵连进了这场政治风波。他为了自保,不得不向朝廷上书,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接受惩罚。在朝廷的审讯中,王导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而是被贬为庶人。

在王导被贬之后,他的好友周伯仁却因为王导的牵连而被牵连进这场政治风波。周伯仁在审讯中受到了严刑拷打,最终含冤而死。王导得知周伯仁的死讯后,深感愧疚和悲痛,认为周伯仁的死是自己间接造成的,因此留下了“伯仁由我而死”的感叹。

这个典故表达了王导对好友周伯仁的愧疚和悲痛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友谊,不要因为政治斗争而伤害自己的朋友。

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起源与内涵

伯仁由我而死,这是一句流传千古的谚语,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故事和人生哲理。这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的是东晋时期的一段历史典故。

典故背景

故事的主人公是周顗,字伯仁,他是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两晋时期的名士、大臣。周顗少年成名,弱冠之年便袭封武城侯,官至尚书左仆射。他以雅望而获盛名,但因其常酒醉失态,不理俗务,被戏称为“三日仆射”。

王导与周顗的关系

周顗与王导关系密切,王导是东晋奠基人之一,也是辅佐司马睿的东晋开国忠臣。两人关系甚好,但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王敦之乱与伯仁之死

公元322年,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保命,王导带着家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在宫里为他求情。周顗并未理会王导的请求,反而醉醺醺地走出宫门。

王导的沉默与伯仁的误会

王导在宫外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周顗醉醺醺的出宫。王导问他事情进展,周顗却依然不理不睬,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贼子,取个斗大金印。”王导对此感到十分愤怒,认为周顗不帮他解围,反而落井下石。

伯仁的忠诚与王导的悔恨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要收拾周顗。王导因想起周顗曾在宫门口不帮自己的事,一直沉默不语。王敦见状,眼中凶光一闪,认为周顗不配为官,应该杀掉。王导依然沉默,最终导致周顗被王敦杀害。

王导的悔过与伯仁的冤屈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的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维护自己为自己辩白的奏章。又听说了那天自己跪在宫门时,周顗一进宫就激烈地维护王家全家,只不过没有在自己面前表示出来而已。联想到自己能在能救活他的时候没有伸手相救,王导悔恨不已,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

伯仁由我而死的内涵与启示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人生无常。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因为一时的误解而伤害了无辜的人。同时,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他人带来不幸。

伯仁由我而死的典故,是一段充满悲情的历史故事,也是一句警示人生的谚语。它提醒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同时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给他人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