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或事件发生得非常迅速,让人来不及反应。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石勒是东晋时期的一个将领,他曾经率领军队进攻前赵。前赵的皇帝刘曜在长安城内,石勒的军队迅速攻入长安,刘曜在慌乱中想要逃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石勒的军队很快就攻入了长安城,刘曜被俘,前赵灭亡。
在《晋书·石勒载记下》中,记载了石勒攻入长安的情况:“勒以骑二万,步卒五万,长驱至长安。曜以兵十万,守长安城。勒遣其将石虎率五千骑,攻城东门。曜遣其将呼延攸率五千骑,出城迎战。攸败,曜走。勒率众入城,曜被执。”这段记载中,石勒的军队迅速攻入长安,刘曜在慌乱中想要逃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人们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这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有时也被用来形容某种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让人来不及反应。但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形容动作或事件发生得非常迅速,而不是突然。
迅雷不及掩耳——成语典故的深刻内涵
成语“迅雷不及掩耳”源于古代军事策略,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典故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成语的起源
“迅雷不及掩耳”这一成语最早见于《晋书·石勒载记上》。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他在与敌军交战时,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使得敌军措手不及。当时,石勒对部下说:“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石勒军队的迅猛攻势,使得敌军无法做出有效应对。
二、典故的故事
关于“迅雷不及掩耳”的典故,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马超在战败后,要求割地求和,但曹操不答应。曹操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表面上答应议和,暗中却养精蓄锐。不久,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发起突然袭击,将毫无防备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力。
三、成语的内涵
“迅雷不及掩耳”这一成语,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
来势迅猛,让人来不及防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军事行动中的上策。
强调迅速行动,把握时机,以取得主动权。
四、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需要迅速抓住市场机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抢占市场份额。
在个人成长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决策,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总之,“迅雷不及掩耳”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且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会把握时机,迅速行动,以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