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出无名”是一则成语,其典故最早出自《礼记·檀弓下》。该成语的原义是指出兵打仗缺乏正当的理由,后来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在句子中,它可以充当主语或谓语,含贬义。
具体典故可以参考《汉书·高帝纪》中的记载。汉王刘邦在临晋渡河时,魏王豹投降,汉王将兵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劝说道:“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事情就不会成功。刘邦在听取董公的建议后,以项羽无道杀主、为天下之贼的名义,号令诸侯讨伐项羽,最终取得了胜利。
此外,《晋书·石勒上》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指出赤眉、黄巾之所以败亡,正是因为他们“兵出无名,聚而为乱”。
总的来说,“兵出无名”这一成语强调了行事需要有正当理由,否则很难成功。
兵出无名的典故起源与演变
“兵出无名”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含义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道德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正义与邪恶的判断标准。
成语的起源
成语“兵出无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末汉初的历史。据《汉书·高帝纪上》记载,当时楚怀王与各路诸侯约定,谁先打败秦军、攻入咸阳,谁就当秦王。项羽虽然后进咸阳,但他凭借强大的兵力,自封为西楚霸王,将刘邦封为汉王,并给予楚怀王一个徒有虚名的尊号——义帝。
故事背景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不久,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杀了秦朝的降王子婴,烧毁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熄。项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诸侯王的强烈不满。汉王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刘邦说:“我听说顺德的昌盛,逆德的灭亡。没有正当理由,做大事就不能成功。项羽无道,杀了他的君王,为天下人所怨。您乘此率军征伐,四海之内都会仰慕你的德行。这样,您就同从前的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
成语的演变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兵出无名”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不仅用于描述战争中的行为,也用于形容各种没有正当理由的行事。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就有“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的记载,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成语的内涵。
成语的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兵出无名”这一成语的用法十分广泛。它可以作为主语、谓语,含有贬义。例如:“这次战争,他们兵出无名,实在是不义之举。”(主语)或者“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兵出无名。”(谓语)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兵出无名”的近义词有“平白无故”,反义词则有“名正言顺”和“师出有名”。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成语的语义场,使人们对“兵出无名”这一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
成语的启示
成语“兵出无名”告诉我们,无论是战争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事,都应当遵循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没有正当理由的行为,往往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我们在行事时,应当注重理由的正当性,做到名正言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语“兵出无名”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道德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处世哲学。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行事时,要注重理由的正当性,做到名正言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