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耿恭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耿恭担任西域戊己校尉,他率兵在疏勒城坚守,抵御匈奴的进攻。由于长期被围困,城中粮食严重匮乏,士兵们不得不吃马粪中的谷粒来维持生命。
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耿恭的部下范羌请求朝廷派兵支援。由于种种原因,朝廷的援军迟迟未能到达。范羌决定亲自带领一支小部队,冒险穿过匈奴的防线,进入疏勒城。
范羌进入疏勒城后,看到士兵们的情况非常凄惨,他流着泪说:“我范羌虽是边鄙之人,但怎么能让汉家的旗子断绝于此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汉朝的忠诚和对士兵们的关爱。
最终,在范羌的带领下,疏勒城的士兵们成功突围,逃离了匈奴的围困。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死里逃生”,用来形容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侥幸逃脱险境的经历。
死里逃生的典故起源
“死里逃生”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典故,用以形容人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侥幸逃脱,幸免于难。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典故背景
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与楚国交战。在一次战役中,晋国军队陷入了楚军的重围,形势万分危急。晋国名将赵衰在危急关头,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成功带领晋军从死地中逃生。
赵衰的计谋
赵衰深知,要想在楚军重围中逃生,必须采取非常手段。于是,他命令士兵们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逃离。在挖掘地道的过程中,赵衰亲自指挥,鼓舞士气。经过数日的艰苦努力,地道终于挖通。
在约定的夜晚,赵衰率领士兵们悄悄地通过地道,成功逃离了楚军的包围圈。这一行动,堪称古代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了“死里逃生”典故的由来。
典故的影响
“死里逃生”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人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逃脱困境。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顽强意志,也反映了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谋略。
在后世,许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都出现了“死里逃生”的情节,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叙事手法。同时,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相互激励、鼓舞士气的有力语言。
典故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死里逃生”的典故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它也告诫我们,在关键时刻,智慧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民族的伟大事业中,都需要我们具备“死里逃生”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还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死里逃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个英勇事迹,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蕴含的智慧和勇气,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