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的典故源自《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原文是:“建威府太尊,一日要请仙, Early of Jianwei, one day he was going to invite an immortal, 想是陈老师说的, 要用琉璃灯, 琉璃灯现今宫里不用, 宫里没有琉璃灯。 太尊急了, 要凤四老爹在教场中间, 借大炮的通子, 装一个银子的琉璃灯来, 可以点。” 这段话中的“一丝不苟”指的是做事非常认真,不放过任何细节。后来,“一丝不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非常认真,不放过任何细节。
一丝不苟的由来与典故
“一丝不苟”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故事,蕴含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
成语“一丝不苟”最早见于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中,有一段描述官员汤奉因一丝不苟而得到升迁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宰杀耕牛。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奉设宴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奉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
汤知县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张静斋摇头道:“这可千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信奉同一教的人?”
张静斋接着举例说:“洪武年间,有一次皇上到刘伯温家中造访,正巧江南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见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刘伯温贬为青田知县,不久又将他毒死。”汤奉听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理才好。
张静斋建议汤奉:“你可以借此事大作文章,把这个老者和那几个人抓起来,用一副大枷锁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并且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胆大妄为。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一丝不苟,一定会提拔你。”汤奉采纳了张静斋的建议,果然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不久便得到了升迁。
从此,“一丝不苟”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等方面极为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官场对廉洁自律的重视。
“一丝不苟”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激励着人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也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做到一丝不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赢得他人的尊重。
总之,“一丝不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场的一个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