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于鸿毛》的典故出自《史记·报任少卿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在信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里用“轻于鸿毛”来形容人的死毫无价值,微不足道。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对国家和人民没有贡献,或者行为不端,对社会没有益处的人。它也常用来比喻那些没有价值、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轻于鸿毛——成语的由来与含义
成语“轻于鸿毛”源于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成语的起源
“轻于鸿毛”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这里的“鸿毛”指的是大雁的羽毛,因其轻盈而常被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语的含义
成语“轻于鸿毛”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极其轻微,毫无价值。在比喻人的生死时,它意味着某些人的死亡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毫无意义,甚至不如一根鸿毛的重量。
成语的典故
关于“轻于鸿毛”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诚于国家,但遭到奸臣的陷害。在绝望中,屈原投江自尽。他的好友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尸体打捞起来,用草席包裹,放入江中。人们纷纷往江中投入食物,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其中一位渔夫说:“屈原先生的死,轻于鸿毛,我们投入的食物,又怎能比得上他的品德呢?”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轻于鸿毛”的成语。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轻于鸿毛”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表达方式。它不仅用于形容事物的轻微,还常用于评价人的生死价值。在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死被形容为“重于泰山”,而那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他们的死则被形容为“轻于鸿毛”。
成语的运用
在现代汉语中,“轻于鸿毛”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它既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私自利、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可以用来赞扬那些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英雄。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他们的死被形容为“重于泰山”,而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他们的死则被形容为“轻于鸿毛”。
成语的启示
成语“轻于鸿毛”告诉我们,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价值却可以超越生死。那些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的人,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而那些背离道德和正义的人,他们的生命将一文不值。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成语“轻于鸿毛”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它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生命的价值,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