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神共愤》的典故,人神共愤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03:46:21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人神共愤》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故事背景是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甚至不惜杀害忠臣。当时,晋国的重臣赵盾多次规劝晋灵公,希望他能改正错误,但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残暴。最终,赵盾被逼无奈,联合其他大臣发动政变,将晋灵公推翻,并另立新君。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极端恶劣,令人痛恨到极点的人或事。在《左传》中,有“人神共愤,天诛地灭”的记载,意思是说,晋灵公的暴行已经引起了人间和神灵的共同愤怒,注定会受到天地的惩罚。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如果他为非作歹,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要做出违背道德和正义的事情。

人神共愤的由来与典故

“人神共愤”是一个形容民愤极大的成语,其由来与历史典故密切相关。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一成语的起源及其背后的故事。

成语的起源

“人神共愤”的成语故事最早见于《旧唐书·于頔传》。于頔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湖州刺史任上重修西湖灌溉工程,使百姓受益匪浅。在他任苏州刺史时,却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这一行为引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被形容为“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成语的典故

关于“人神共愤”的具体典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肆行暴虐:指于頔在苏州刺史任上,强行拆除神庙,破除迷信,这种行为被视为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

人神共愤:形容民愤极大,不仅普通百姓对此表示不满,连神明也感到愤怒。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民众对权力滥用的不满。

法令不容:指于頔的行为违反了当时的法律法规,因此受到了严厉的谴责。

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作谓语:如“此行为人神共愤,必须严惩不贷。”

作定语:如“这是一起人神共愤的恶性事件。”

指极为愤怒:如“面对这种不公,民众人神共愤。”

成语的近义词与押韵词

“人神共愤”的近义词有“民怨沸腾”、“众怒难犯”等;押韵词有“熏风解愠”、“一方之任”、“更仆难尽”等。

成语的成语故事

除了《旧唐书·于頔传》中的故事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人神共愤”的成语故事,如:

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明朝时期,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因滥用职权,残害百姓,被形容为“肆行暴虐,人神共愤”。

成语的启示

“人神共愤”这一成语告诉我们,权力滥用、侵害民众利益的行为必将受到人民的强烈谴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神共愤”的现象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