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怀叵测》的典故,心怀叵测——成语的由来与释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9 00:44:2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心怀叵测》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袁绍传》。袁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联合其他地方势力,对抗董卓的专权,试图恢复汉朝的统治。袁绍本人也有野心,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恢复汉朝,而是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实现自己的称霸梦想。

在袁绍的阵营中,有一位名叫郭图的人,他看出袁绍的心思,便对袁绍说:“将军心怀叵测,恐怕将来会对我们不利。”这里的“心怀叵测”就是指袁绍的心思难以捉摸,让人无法预测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后来,袁绍果然背叛了盟友,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导致了群雄割据的局面。郭图的话应验了,袁绍的心思确实叵测,让人难以预测。

因此,“心怀叵测”这个典故就用来形容人心思难测,行为不可靠。

心怀叵测——成语的由来与释义

“心怀叵测”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它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用以形容人心险恶,难以揣测。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成语的起源

“心怀叵测”的成语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据《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记载,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密谋杀害凉州太守马腾。马腾的侄儿马岱曾警告他,曹操“心怀叵测”,但马腾并未重视。最终,马腾及其子马休在前往许都的途中被曹操杀害。

成语的释义

成语“心怀叵测”中的“心”指的是人的内心,“怀”表示怀有、怀揣,“叵测”则是指不可推测、难以预料。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险恶,其意图和行为难以被他人理解和预测。

成语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心怀叵测”这个成语逐渐从具体的典故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它不仅用于描述那些心机深沉、意图不明的人,也用来形容那些行事诡秘、让人难以捉摸的行为。

成语的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用“心怀叵测”这个成语:

形容人的性格特点:“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

描述某种行为:“这种心怀叵测的举动,让人防不胜防。”

评价某种现象:“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人心叵测,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心怀叵测”的近义词有“笑里藏刀”、“心怀鬼胎”、“居心不良”等,这些成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强调人心险恶。而它的反义词则是“光明正大”、“胸怀坦荡”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一种正直、坦率的品质。

成语的启示

成语“心怀叵测”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学会分辨人心,避免与心怀叵测的人为伍,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成语“心怀叵测”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释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同时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谨慎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