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如椽》的典故出自《晋书·王珣传》。据传,东晋时期,王珣曾梦见有一支如椽之大的毛笔,授予他。醒来后,他对人说:“此当有大手笔事。”后来,王珣果然被任命为朝廷的重臣,负责起草重要的文书。因此,“大笔如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笔力雄健,气势宏大,也用来比喻人的文才出众,能够承担重大的写作任务。
大笔如椽——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大笔如椽”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文笔雄健有力,文章气势宏大。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东晋才子王珣的才思敏捷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文士王珣。王珣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散文和诗赋都写得非常好。二十岁时,他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桓温试胆量,王珣显才华
桓温为了测试王珣的胆量,曾在一次聚会议事时,故意骑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当时幕僚们惊慌失措,四处躲避,唯有王珣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道:“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
偷文稿,考验真才实学
桓温为了进一步考验王珣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时,派人偷偷取走了王珣准备发言的文稿。当王珣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文稿对照,发现王珣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完全相同,但文字却无一雷同。桓温对王珣的才华十分钦佩。
梦境预示,大笔如椽
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
晋孝武帝崩,王珣担重任
不久后,晋孝武帝突然去世,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了王珣起草。王珣凭借其卓越的文笔,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赢得了朝野的赞誉。
大笔如椽,流传千古
从此,“大笔如椽”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赞誉那些文笔雄健、文章气势宏大的作家和作品。它不仅是对王珣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后世文人的一种激励。
成语“大笔如椽”背后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东晋才子王珣的卓越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追求卓越,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