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主要讲述了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在三国时期,魏国灭掉了蜀汉,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的皇帝曹丕对他非常优待,封他为安乐公,还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府邸,供他生活。
刘禅在洛阳的生活非常舒适,他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着各种娱乐活动,如听音乐、观舞蹈、玩杂技等。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奢华的生活中,忘记了蜀汉的灭亡,忘记了曾经的国家和人民。
有一天,魏国的官员问刘禅:“安乐公,您在洛阳过得怎么样?是否想念蜀国?”刘禅回答道:“我在洛阳生活得很好,这里有美食、美酒、美女,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我乐不思蜀。”他的回答让在场的官员都感到非常惊讶和失望,他们认为刘禅是一个没有骨气、没有志向的人。
后来,“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那些贪图享乐、忘记国家和人民的人。同时,也用来形容那些在异乡生活得非常舒适,不想回到故乡的人。
乐不思蜀——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源自于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背景介绍:蜀汉的兴衰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刘备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在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好景不长,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又称刘阿斗,因其昏庸无能,导致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典故发生:司马昭宴请刘禅
公元263年,蜀汉被魏国所灭。刘禅投降后,被魏王曹髦封为安乐公,并迁居魏国都城洛阳。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并特意安排了蜀地的歌舞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泪流满面。刘禅却嬉笑自若,不为所动。
典故高潮:司马昭询问刘禅
酒至半酣,司马昭见刘禅如此,便好奇地问他:“安乐公,你是否思念蜀国?”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刘禅的旧臣郤正见状,连忙找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典故结局:刘禅的“老实”与司马昭的信任
酒宴继续进行,司马昭再次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按照郤正的教导,哭着回答了司马昭。他的回答却让司马昭起了疑心,认为这不像刘禅的风格。刘禅见状,惊奇地回答:“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听后,哈哈大笑。从此,司马昭再也不怀疑刘禅,他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典故的启示: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刘禅在亡国之后,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既让人感到惊讶,也让人敬佩。同时,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中国成语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