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不相能》的典故,积不相能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7:08:16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积不相能》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讲述了晋国赵盾与士会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与士会(即士季)同朝为官,但由于赵盾位高权重,士会因此对他怀有嫉妒和不满。这种不满逐渐累积,导致两人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到了“积不相能”的地步。

在一次朝会中,晋灵公突然发难,企图杀害赵盾。士会在这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了赵盾,使他免于遇难。事后,赵盾对士会感激涕零,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烟消云散。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尽管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在关键时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积不相能的典故起源

“积不相能”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具体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长期不和睦,相互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隔阂。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国君鲁僖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选拔贤能之士,以充实国家的政治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人物关系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鲁僖公的两位大臣,一位是名叫孟孙的贤臣,另一位是名叫仲孙的奸臣。孟孙为人正直,忠诚于国家,而仲孙则心机深沉,善于权谋,常常在鲁僖公面前进谗言,陷害忠良。

矛盾激化

由于仲孙的挑拨离间,鲁僖公对孟孙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可能对国家不忠。而孟孙则因为仲孙的陷害,无法在朝廷中立足,两人的关系因此变得非常紧张。这种紧张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成语的由来

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孟孙与仲孙积不相能,终以败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孙和仲孙两人长期不和睦,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这句话后来被后人提炼成“积不相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长期的不和。

成语的影响

成语“积不相能”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可以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不相容。这个成语的流传,使得人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历史教训

从“积不相能”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和谐共处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只有摒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成语“积不相能”虽然源于古代,但其蕴含的哲理和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努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