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所云》的典故,成语典故——《不知所云》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6:39:03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不知所云》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马援是当时的一位名将,他的侄子马严、马敦喜欢议论时政,结交轻侠,放纵不羁。马援在征讨五溪蛮的途中,给两个侄子写信,告诫他们不要这样。信中,马援提到了两位前辈:龙伯高和杜季良。马援认为龙伯高为人谦逊、廉洁,可以向他学习;而杜季良虽然也是位官员,但他为人放荡不羁,行为不检点,所以不应该效仿。马援在信中写道:“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马援表示,他写信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记住父母的教诲,不要做出让父母蒙羞的事情。

后来,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果然改过自新,成为了有德行的人。而《不知所云》这个成语则用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成语典故——《不知所云》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不知所云”源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成语的起源——《出师表》中的“不知所云”

成语“不知所云”最早见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忠诚和对后主刘禅的忠告时,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这里的“云”指的是说话,而“不知所云”则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这一成语正是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来的。

成语故事——诸葛亮的忠告与感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不仅表达了对刘禅的忠告,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出征前,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因此心情沉重,泪流满面。在这种激动和感慨的情绪下,他的话语显得有些混乱,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从而形成了“不知所云”这一成语。

成语的演变——从个人感慨到普遍用法

随着历史的演变,“不知所云”这一成语逐渐从个人感慨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在古代,它多用于形容人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到了现代,这一成语的用法更加多样化,既可以用于形容他人说话,也可以用于自嘲,甚至可以用于形容文章、作品等表达不清的情况。

成语的用法与示例

他说话满口之乎者也,常常让人不知所云。

问他为什么昨天没有上课,他隐约其辞,不知所云,其中必有文章。

她被逼供,心慌意乱,连自己也不知所云。

情书要动人心弦,应该在欲语无从的心情下提笔,在不知所云的心情下结束。

这样,到处充斥着低劣,糟糕的作品和晦涩难懂而不知所云的批评文章。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成语“不知所云”的近义词有“不得要领”、“语无伦次”、“吞吞吐吐”等,而其反义词则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等。这些词语在语义上与“不知所云”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

成语“不知所云”不仅是一个表达说话内容混乱的成语,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和表达的准确,避免因情绪激动或表达不清而造成误解。同时,这一成语也启示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