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不旋踵》的典故,成语典故——《死不旋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4:43:27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死不旋踵”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至死也不转动脚跟后退,形容人英勇果敢,宁死不屈。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三军之士,皆如挟纩,迫则不暇,安能致死?此可威也,而可以怒矣。羿弗能御,请亡也。公曰:‘得非尔是度邪?’对曰:‘然。臣之许公,以死赎之,惟君图之。’公与之乘,遂行。及华泉,鸷泉迸流,轸于木而止。郑人囚献公。公曰:‘请死于二臣。’对曰:‘君死,臣不可以生。’乃与公协谋,使与师言曰:‘二臣死,孰能守社稷?’师退,乃盟而告公。公喜曰:‘赖社稷之神灵,得反吾国。’将行,谓其二臣曰:‘何以报我?’对曰:‘君赐臣死,死且不朽。臣敢以死报君,况他乎?’此臣之所以报也,死不旋踵,以为君死,而君不死,臣死之耻也。”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晋国与郑国之间的一次战争。晋国的大臣赵盾在与郑国的战斗中,为了救晋国国君晋献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赵盾虽然未能成功救出晋献公,但他英勇果敢、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晋献公,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正是用来形容像赵盾这样英勇果敢、宁死不屈的人。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不畏艰难险阻,勇敢担当的人。

成语典故——《死不旋踵》

成语“死不旋踵”源于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一、成语的起源

“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淮南子·泰族训》。原文中提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这里的“旋踵”指的是旋转足跟,即后退。成语“死不旋踵”由此而来,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二、成语的故事

关于“死不旋踵”的故事,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东汉桓帝时期,李膺与宦官张让的斗争。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是一位著名的官员。当时,宦官专权,李膺作为司隶校尉,坚决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宦官头子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令,贪赃枉法,残暴成性,甚至杀戮孕妇。张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惩罚,便逃到张让家中,躲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内。李膺得知此事后,亲自率兵冲进张让家中,砍破屋柱,将张朔捉拿归案。

张让向桓帝告状,桓帝召李膺进宫,责问他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擅自处决张朔。李膺回答说:“现在我到任已经10天了,怕犯了积压案件的过失,想不到竟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死期就在眼前,但我并不惧怕,特请宽限5天,让我把那些坏蛋惩办完,卸了任再来受刑。”桓帝听后,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行,你为何要陷害李膺?”张让无言以对。

三、成语的意义

“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既体现了李膺不畏强权、坚决反腐的精神,也揭示了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首先,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其次,它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它告诫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不逃避问题,不推卸责任。

四、成语的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死不旋踵”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在战争、体育、科研等领域,都需要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学习李膺的担当精神,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

成语“死不旋踵”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生哲理。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和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