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剩竹》的典故,武昌剩竹——陶侃的智慧与远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1:31:04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武昌剩竹”是一个成语,其典故出自东晋时期江西官吏陶侃的故事。陶侃在担任武昌太守期间,以秉公执法和诚恳待人著称,并且非常注重节约。他在造船过程中,不仅把剩余的木屑用作冬天铺在雪上垫路,还把剩余的竹头做成战船的竹钉重新利用。这种节约和细致的管理方式,使得人民纷纷称赞他。

具体来说,成语“武昌剩竹”的典故如下:

1. 造船过程中的节约:陶侃在造船时,命令手下将剩余的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这样做的原因。2. 木屑和竹头的再利用:后来,当积雪开始融化时,陶侃用这些木屑铺在雪地上,方便通行。此外,当桓温伐蜀时,陶侃所贮存的竹头被用来做战船的竹钉,这些细微的安排都显示了他的周密和细致。

因此,“武昌剩竹”这个成语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也可以引申为考虑问题周密严谨,连极其细微的小事情也不放过

武昌剩竹——陶侃的智慧与远见

武昌剩竹,这个成语源于东晋时期著名将军陶侃的故事,它不仅体现了陶侃的智慧与远见,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一、陶侃其人

陶侃,字士行,东晋时期人,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在官场上崭露头角。他曾历任武昌太守、荆州刺史等职,官至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陶侃为官勤恳,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

二、武昌剩竹的由来

据《晋书·陶侃传》记载,当时陶侃在武昌造船,木屑和竹头都被他收集起来,人们都不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大厅前的雪化了还很湿,陶侃便用收集的木屑铺在地上,解决了地面湿滑的问题。再后来,桓温伐蜀时,陶侃又用这些竹头制作竹钉,组装船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木屑和竹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武昌剩竹的寓意

武昌剩竹这个成语,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它也体现了陶侃的智慧与远见,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将看似无用的东西变为有用的资源。

四、武昌剩竹的故事启示

武昌剩竹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不浪费任何一点东西。其次,我们要有远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到未雨绸缪。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将看似无用的东西变为有用的财富。

五、武昌剩竹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武昌剩竹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我们更应该学会节约和利用。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废纸、塑料瓶等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都是对武昌剩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武昌剩竹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资源,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机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