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翻地覆》的典故,天翻地覆——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8 11:09:4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天翻地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天翻过来,地覆过去,形容变化极大,也可以形容闹得很凶。这个成语出自《宋史·侯蒙传》。

侯蒙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非常善于辞令,善于言辞。有一次,他担任了副宰相,并且被任命为河北、河东、陕西的宣抚使。当时,朝廷内外都很混乱,形势非常危急。侯蒙在离开京城时,向宋徽宗告别,并且说:“我这次去,如果不成功,就让我去死在战场上吧!”宋徽宗听后,感到非常震惊,问:“你这是什么话?”侯蒙回答说:“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天下就会天翻地覆,生灵涂炭,那么我作为宣抚使,如果不能平息战乱,维护朝廷的稳定,我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陛下呢?”宋徽宗听后,非常感动,对侯蒙的忠诚和勇气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后来,人们就把侯蒙的这句话“天下就会天翻地覆”简化成了“天翻地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变化极大,也可以形容闹得很凶。

天翻地覆——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天翻地覆”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变化巨大、彻底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国际交流中也常常被引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的起源——唐·刘商《胡笳十八拍》

“天翻地覆”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这首诗是刘商根据汉末才女蔡文姬的遭遇创作的,用以表达蔡文姬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蔡文姬在胡地的生活,感叹自己的遭遇如同天地翻转一般。

典故背后的故事——蔡文姬的坎坷人生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她自幼聪慧,才情出众,被誉为“才女”。她的命运却极为坎坷。东汉末年,蔡文姬被匈奴俘虏,被迫远嫁匈奴左贤王,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在这期间,她育有两个儿子,却无法与家人团聚。曹操统一北方后,念及蔡邕的旧情,派人将蔡文姬赎回。蔡文姬回到中原后,创作了《胡笳十八拍》,以此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随着历史的演变,“天翻地覆”这个成语逐渐从文学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既可以形容自然界的变化,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可以形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在用法上,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具有丰富的表达效果。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天翻地覆”的近义词有“翻天覆地”、“天崩地裂”等,都表示变化巨大、彻底的意思。而它的反义词则是“一成不变”,表示事物没有发生变化。

成语的例句与应用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容社会变革)

2. 地震过后,整个城市变得天翻地覆,一片狼藉。(形容自然灾害)

3. 他的决定让公司陷入了天翻地覆的困境。(形容经济变革)

成语“天翻地覆”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经过漫长的演变,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