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的典故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原文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比如一个三里内城墙、五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克。既然四面围攻,那么一定有得天时者;然而不能攻克,这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内空虚不固)不如人心所向(内部不团结)。
所以,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兵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胜利。
《地利人和》的典故告诉我们,在进行战争或任何事业时,人的因素(即“人和”)是最重要的,比天时和地利都更为关键。只有人心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战胜任何困难。
地利人和的起源与内涵
“地利人和”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最早见于《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揭示了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成功与失败的认知,强调了地理条件、人心向背在事业成败中的重要性。
成语典故的背景
关于“地利人和”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战争频繁。孟子在论述治国之道时,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天时(如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地理条件(如地形、资源等)和人心(如民众的团结、士气等)。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利人和”这一成语逐渐演变,成为表达成功要素的经典语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被广泛运用,用以形容各种成功的事例。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里的“政通人和”即是指政治清明、人心和顺,体现了“地利人和”的精神内涵。
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企业发展中,地理优势、资源丰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团结、员工齐心协力,即“人和”。
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地利”,还要关注民众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等“人和”。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除了天赋、努力等“天时”,更要注重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