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酬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得到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晋国和楚国在邲地(今河南荥阳)发生了一场大战。晋国在战争中失利,晋国的将领荀林父认为这场战争得不偿失,因为虽然晋国取得了一些战利品,但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后来,人们就用“得不酬失”来形容得到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此外,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做某事时,虽然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更大,得不偿失。例如,一个人为了得到一份高薪工作,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就可以说这个人得不偿失。
得不酬失——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得不酬失”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它形象地描述了所得的利益无法抵消所受的损失。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得失时的智慧,也揭示了人生在世,往往难以两全其美的道理。
成语出处
“得不酬失”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后汉书·西羌传论》。在这部史书中,记载了东汉时期,朝廷为了平定西羌叛乱,派遣大量军队进行征讨。由于指挥失误和策略不当,导致战事不利,士兵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有官员上书朝廷,指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战争失利,所得到的利益远远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
成语典故
关于“得不酬失”的具体典故,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晋国名将赵盾率领军队与楚军交战,虽然晋军取得了胜利,但损失惨重。战后,赵盾向晋文公汇报战况,说:“臣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战虽胜,然得不酬失,臣愿请罪。”晋文公听后,深感愧疚,认为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但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成语寓意
成语“得不酬失”寓意深刻,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得失时,要权衡利弊,不可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可能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最终结果却可能得不偿失。因此,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学会取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小失大。
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投资理财方面,投资者要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避免因追求高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导致得不偿失。
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权衡利弊,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伤害到他人,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得不酬失”的道理,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成语“得不酬失”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得失时,要冷静思考,权衡利弊,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成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陷入得不偿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