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礼记·中庸》中的“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句话。其中,“力行”即尽力而为,不遗余力的意思。
在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知”、“仁”、“勇”这三种品质。其中,“知”是指智慧,即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仁”是指仁爱,即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勇”是指勇气,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而“力行”则是实现“仁”和“勇”的关键。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将“知”、“仁”、“勇”这些品质落到实处。因此,“不遗余力”这个成语就强调了在追求目标、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应该全力以赴,不留余力。
在现代汉语中,“不遗余力”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努力,没有任何保留。它也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极大努力的人。
不遗余力的由来与典故
不遗余力,这个汉语成语,源自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用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全力以赴,毫无保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典故。
成语“不遗余力”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三》。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强大,不断对外扩张。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秦王趁机要求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以求和,否则将踏平赵国。
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赵王召集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对策。楼昌主张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而虞卿则认为不必求和,应该寻求其他方法。虞卿的提议引起了赵王的兴趣,他询问虞卿有何高见。
虞卿回答说:“大王,秦国攻打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了,不遗余力,一定要打败我们才肯返回。我们何必再增派军队,不如先派使者带着宝物去赠送给楚国和魏国。一旦我们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会怀疑天下人要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那时,和谈就好进行了。”赵王并未采纳虞卿的建议。
不久,赵王派郑朱为特使,到秦国去求和。郑朱走后,赵王又召来虞卿,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虞卿表示,赵王此举并无益处,因为秦国已经不遗余力地进攻赵国,求和只会让赵国更加被动。赵王依然坚持己见,最终导致了赵国的失败。
后来,人们用“不遗余力”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全力以赴,毫无保留。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谨慎,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任务上投入了极大的努力。例如:“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不遗余力地加班加点,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之,“不遗余力”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在做事时全力以赴,同时也要在决策时谨慎行事,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