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偷摸摸》的典故,偷偷摸摸——成语的起源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18:50:0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偷偷摸摸》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也没有特定的典故。它通常用来形容行动不光明正大,暗中进行某事,带有贬义。例如,某人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他“偷偷摸摸地做了某事”。

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具体的成语典故,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偷偷摸摸——成语的起源与演变

成语“偷偷摸摸”源于中国古代,其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探讨“偷偷摸摸”的起源、演变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成语的起源

“偷偷摸摸”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第73回。原文中描述了迎春的乳母王住儿的儿媳妇因聚赌被抓,她们来求迎春说情,但迎春未能帮忙。王住儿家的因此抱怨说她们被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这里的“偷偷摸摸”形容的是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的样子。

二、成语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偷偷摸摸”这个成语逐渐从文学作品中走向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常用的口语表达。在演变过程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偷偷摸摸”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如偷偷摸摸地做事、偷偷摸摸地走路等。后来,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瞒着别人做事的行为,如偷偷摸摸地偷窃、偷偷摸摸地作弊等。

三、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偷偷摸摸”背后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即“鸡鸣狗盗”。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其中有一个门客擅长钻狗洞偷东西。孟尝君被秦国软禁后,这个门客利用自己的特长,夜盗狐白裘献给秦王的宠妃,从而救出了孟尝君。这个故事中的“鸡鸣狗盗”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

四、成语的用法与感情色彩

在现代汉语中,“偷偷摸摸”通常用作贬义词,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光明、不磊落的人。它既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状语,如“他偷偷摸摸地溜进了房间”、“她偷偷摸摸地拿走了我的钱包”。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成语“偷偷摸摸”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道德寓意。通过对这个成语的起源、演变及其背后故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光明磊落,不偷偷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