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之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火烧眉毛那样紧急的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紧迫,需要立即解决。
关于《燃眉之急》的典故,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一种说法是出自《后汉书·周荣传》。周荣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员,他在任期间,因为正直敢言而得罪了权贵。权贵们密谋陷害周荣,派人去他家放火。周荣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家人,准备逃命。在逃亡的路上,周荣对家人说:“如今我们就像是火烧眉毛一样,必须赶快逃离这里。”后来,周荣成功逃脱了权贵的追捕。
2. 另一种说法是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在临终前对曹操说:“如今我们就像是火烧眉毛一样,必须赶快解决眼前的危机。”这里的“火烧眉毛”就是形容形势非常紧急。
3.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晋书·王导传》。王导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他在任期间,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王导对皇帝说:“如今我们就像是火烧眉毛一样,必须赶快采取措施,稳定局势。”这里的“火烧眉毛”也是形容形势非常紧急。
综上所述,《燃眉之急》的典故可能出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它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事情非常紧迫,需要立即解决。
燃眉之急的典故起源
“燃眉之急”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典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如同眉毛着火一般,需要立即解决。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典故的由来。
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晋国的一位将领名叫赵盾,他英勇善战,深得士兵们的敬仰。
在一次战斗中,赵盾的部队被楚军包围,形势万分危急。士兵们纷纷向赵盾请战,希望他能带领大家突出重围。赵盾却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知道,如果盲目出击,只会让士兵们白白牺牲。
就在这时,赵盾的副将急匆匆地跑来报告,说有一位老者求见。赵盾疑惑地询问,这位老者是谁。副将回答道:“这位老者自称是神仙,他愿意帮助我们解围。”
赵盾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见一见这位老者。老者来到军营后,对赵盾说:“我观你眉间有火光,这是大难临头的征兆。但我可以帮你化解这场危机。”
老者告诉赵盾,他需要用一种特殊的草药来熄灭眉毛上的火光。这种草药生长在遥远的山谷中,非常难以寻找。赵盾虽然心中疑惑,但为了士兵们的生命安全,他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赵盾带领士兵们踏上了寻找草药的征程。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片生长着神秘草药的山谷。草药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赵盾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让一部分士兵服用草药,增加生还的机会,还是让所有人都服用,但生还的机会大大降低。经过深思熟虑,赵盾决定将草药平均分配给士兵们,虽然生还的机会降低,但至少能让大家都有机会活下去。
在服用草药后,士兵们的体力得到了恢复,他们士气大增,终于成功突破了楚军的包围。这场战斗虽然艰苦,但最终以晋国的胜利告终。
这场战斗结束后,“燃眉之急”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它不仅成为了形容事情紧急的常用语,也成为了人们面对困境时,勇于担当、果断决策的象征。
通过“燃眉之急”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果断决策和勇于担当的重要性。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