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这个典故描述了剧中窦娥在遭受冤屈后,为了申冤,她拿起了铁板和铜琶,象征着决心和力量,以此向天申诉自己的冤屈。最终,窦娥的冤屈得到了昭雪,她的忠诚和勇敢也得到了人们的敬仰。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面对冤屈和困难时,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勇气和决心,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战胜困难,实现正义。
铁板铜琶——苏轼豪放词风的象征
铁板铜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典故,它不仅代表了苏轼词风的豪放激越,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一、典故起源
铁板铜琶的典故出自宋代,由宋代词人苏轼所创。据《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记载,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有幕士善讴,问苏轼:“我词比柳词如何?”苏轼回答:“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对话生动地描绘了苏轼词风的豪放与激越,使得“铁板铜琶”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二、典故内涵
“铁板铜琶”这一典故,不仅是对苏轼词风的形象概括,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体现了苏轼词风的豪放与激越。苏轼的词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充满了豪放的情感和激越的气势,这与“铁板铜琶”的形象相得益彰。其次,它反映了苏轼词风的独特风格。苏轼的词作,既有豪放激越的一面,又有婉约细腻的一面,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三、典故影响
铁板铜琶的典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使得苏轼的词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许多词人纷纷效仿苏轼的豪放风格,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词作。其次,它促进了词坛的繁荣。在苏轼的影响下,宋代词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如辛弃疾、陆游等,他们的词作各具特色,使得宋代词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四、典故在现代
铁板铜琶的典故,在现代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文学创作中,许多作家和词人将“铁板铜琶”作为豪放风格的象征,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此外,在影视、戏剧等领域,铁板铜琶的形象也经常被运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铁板铜琶,作为苏轼豪放词风的象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今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中,铁板铜琶这一典故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