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绰绰有余》的典故,绰绰有余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19:25:51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绰绰有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某事物或人的能力、才干、财富等远远超过所需,用不完。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多年后,回到了晋国,成为晋国的国君。他回到晋国后,晋国的大臣们都非常高兴,纷纷前来祝贺。其中,有一个叫狐偃的大臣,他不仅祝贺重耳,还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重耳的儿子。重耳听后非常高兴,就接受了狐偃的提议。

晋国的另一个大臣里克却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狐偃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为了晋国的利益。于是,他决定发动政变,推翻重耳的统治。在政变中,里克杀死了重耳的儿子,并试图杀死重耳。但是,重耳得到了其他大臣的帮助,成功地逃脱了危险。

在重耳逃脱后,他回到了晋国,重新登上了国君的宝座。他为了感谢那些帮助他的人,决定赏赐他们。在赏赐的时候,重耳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赏赐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他的所需。于是,他就说:“我赏赐的东西绰绰有余,足够你们用了。”

从此以后,“绰绰有余”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某事物或人的能力、才干、财富等远远超过所需,用不完。

绰绰有余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绰绰有余”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在历史文献中的体现。

成语的起源

“绰绰有余”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下》。孟轲,即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成语的典故

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段对话。当时,孟子见到齐国的大夫蛙,蛙担任灵丘县令期间,政绩显著。后来,蛙想去国都担任谏官,于是辞去了县令职务。蛙做了几个月的谏官,却始终没有向齐王提出任何建议。孟子见到蛙后,对他说:“谏官是可以进言的官,你做了几个月,却始终没有提过建议,看来你不适合做这样的官。”蛙听后,意识到自己没有尽到谏官的职责,于是辞去了谏官职务。

这件事在齐国人中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孟子替蛙考虑得不错,但也有人质疑孟子为什么不替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孟子对此毫不在意,他认为一个有官职的人,如果没有尽到职责,就该辞官。这一观点体现了孟子对官职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成语的含义

成语“绰绰有余”中的“绰绰”形容宽裕的样子,“有余”则表示足够且有剩余。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才智、财力或能力等非常充裕,用不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方面非常充足,甚至还有富余。

成语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绰绰有余”这一成语的含义逐渐丰富。在古代文献中,它不仅用来形容物质财富的充裕,还用来形容才智、能力等方面的过剩。例如,在《小五义》第122回中,有“我们这里破铜网之人,绰绰有余”的描述,这里的“绰绰有余”指的是破铜网之人的能力非常强,足以应对各种情况。

成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绰绰有余”这一成语的用法非常广泛。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形容人、物、财、能力等方面的充足。例如:“他的才华绰绰有余,足以胜任这个职位。”(谓语),“这个房间宽敞得很,家具摆放绰绰有余。”(定语),“他面对困难时,总是绰绰有余地应对。”(状语)

成语的传承

成语“绰绰有余”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它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一成语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启示和借鉴。

成语“绰绰有余”源于古代的典故,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深入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