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易近人》的典故,平易近人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17:34:48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平易近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并在周武王去世后,辅助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国家。

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了周公的一段事迹。当时,周公摄政,代行天子之职,但有人怀疑他有篡位之心。为了消除这种疑虑,周公特意制作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诗中,周公用“鸱鸮”比喻自己,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心系百姓,愿意为百姓谋福祉。

后来,这首诗被收入《诗经》中,成为经典之作。人们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了周公的平易近人和仁爱之心。因此,“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就来源于周公的这段事迹,用来形容人态度和蔼,容易接近,也比喻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平易近人的由来与内涵

“平易近人”这一成语,源自我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史记·鲁周公世家》。它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是对政治理念的高度概括。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一成语的由来及其丰富的内涵。

成语的起源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曾为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周公被封在曲阜为鲁公,但他没有去那里,而是留在都城辅佐王室。他派长子伯禽前去治理鲁地,而伯禽到鲁地后,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

周公的教诲

周公对伯禽的迟缓汇报感到不满,询问原因。伯禽回答说,改变鲁地的习俗和礼法需要时间,因此来晚了。与此同时,曾辅佐文王、武王灭商的姜尚被封在齐地,他只过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了施政情况。姜尚解释说,他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汇报得快。

平易近人的含义

周公听了伯禽的汇报后,感慨万分。他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当齐国的臣民了!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会归附。”这句话揭示了“平易近人”的深刻含义。它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是对政治理念的高度概括。

平易近人的品质

在个人品质方面,“平易近人”意味着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尤为重要,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政治理念方面,“平易近人”则强调政令要简约易行,符合民意,使百姓易于接受和遵守。

平易近人的影响

平易近人的品质和理念,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贤明的君主和杰出的政治家,都把“平易近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以民为本,关心民生,努力使政令简明易懂,让百姓受益。这种精神,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平易近人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平易近人的品质和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际交往中,平易近人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友谊。在政治领域,平易近人的理念则要求政府官员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总之,“平易近人”这一成语,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是对政治理念的高度概括。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和蔼可亲,在政治领域要关注民生,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