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相呴》的典故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如下: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它们用口中的湿气相互喷洒,用唾沫相互湿润,以此维持生命。与其这样相互扶持,不如在江湖中各自游弋,忘记彼此。与其赞美尧而贬低桀,不如忘记他们,融入自然之道。
这个典故表达了庄子对于自然、自由和道的理解。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和执着于名利、是非,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濡以沫虽然体现了相互扶持的精神,但不如各自独立,追求更高的境界。
相濡相呴——困境中的相互救助
相濡相呴,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
相濡相呴的成语出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宋国的大哲学家庄子所著的《庄子·大宗师》。原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泉水干涸,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它们互相吐口水以湿润彼此,相互救助,但最终不如回到江湖中自由自在。
成语释义
成语“相濡相呴”中的“濡”意为湿润,“呴”意为吐口水。字面意思是指鱼儿在困境中互相吐口水,以湿润对方,从而共同生存。引申开来,这个成语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人们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成语典故
关于相濡相呴的典故,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的妻子让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秋后再借,庄子认为这是远水不解近渴,于是回家。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
成语的近义词和用法
相濡相呴的近义词有相呴相濡、相濡以沫等。这个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互相帮助。例如:“在这次地震中,受灾群众相濡以沫,共度难关。”
成语的情感色彩
相濡相呴是一个中性成语,它既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互助精神,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关爱他人,共同面对困难。
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相濡相呴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学会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都是我们应当秉持的价值观。
相濡相呴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度过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江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