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是一句古语,出自《史记·赵世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有一千张羊皮,也比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这句话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人才,其价值远超过数量众多的普通物品。
在《史记·赵世家》中,这句话被用来形容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位国君,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赵国逐渐强大起来。赵武灵王非常重视人才,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因此,他四处寻找人才,不惜花费重金,也要将他们招揽到赵国来。
在寻找人才的过程中,赵武灵王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就是苏秦。苏秦是一个纵横家,他主张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赵武灵王非常欣赏苏秦的才华,认为他是赵国急需的人才。于是,赵武灵王不惜花费重金,将苏秦招揽到赵国来。
苏秦来到赵国后,果然没有辜负赵武灵王的期望。他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秦国,使赵国在战国时期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赵武灵王也因此被誉为“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典范。
这句话告诉我们,珍贵的人才或物品,其价值远超过数量众多的普通物品。在寻找人才或物品时,我们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人才或物品,为我们的国家和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成语典故解析
成语“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源于古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揭示了事物价值的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还体现了在关键时刻,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人胜过众多平庸之辈。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商君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良对商鞅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里的“腋”指的是狐狸腋下的皮毛,是制作皮衣的上等材料。而“诺诺”则表示顺从,而“谔谔”则表示直言不讳。
成语寓意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评价事物时,不能仅仅看其数量,更要注重其质量。羊虽然数量众多,但羊皮的质量远不如狐狸腋下的皮毛。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有才华、有见识的人,即使只有一人,也比众多平庸之辈更有价值。
历史典故
在《史记》中,赵良对商鞅说这番话,是为了劝诫商鞅不要过于依赖数量,而要注重质量。商鞅变法时,曾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发展农业,限制商业。赵良认为,商鞅应该注重培养人才,而不是仅仅依靠数量众多的农民。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在职场中,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员工,即使只有一人,也比众多平庸之辈更有价值。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敢于直言、敢于担当的人,也比那些只会顺从的人更受尊敬。
成语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例如,在选购商品时,我们可以说:“这件商品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不好,不如选择那个价格稍高但质量更好的。”在评价人才时,我们也可以说:“在这个团队中,虽然人数众多,但真正有才华的人寥寥无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成语“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告诉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事物的本质,发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华、有见识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