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清高气节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14:08:25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出自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辞赋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为人正直,清高自守,不随波逐流。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担任彭泽县令。当时,县里有个督邮,是上面派来督察地方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干部。这位督邮平时飞扬跋扈,对县令很不礼貌。有一天,督邮来到彭泽县,县吏告诉陶渊明要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说,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讨好呢?于是他辞去了官职,从此隐居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典故,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品质和坚定的人格尊严,也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个成语后来也用来比喻为人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清高气节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他们以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无数传奇故事。其中,“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典故,便是源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

一、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陶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陶侃。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境已经十分贫寒。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由来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在他到任的第八十一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前来检查公务。刘云是个凶狠贪婪的人,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这次,他来到彭泽县,让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县吏告诉陶渊明,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取出官印,封好,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彭泽县,结束了他的官场生涯。

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寓意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典故,寓意着陶渊明清高、坚定的品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场腐败,贪污成风,许多人为了名利,不惜屈身事人。而陶渊明却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现出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气节。

这一典故也成为了后世人们追求高尚品质、坚守信念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动,做一个有骨气、有品德的人。

四、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作品,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典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高尚品质、坚守信念。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陶渊明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