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严格地训练士兵,喂饱战马,准备战斗。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原文是:“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乃使旁告于诸侯。郑穆公使视之,则都是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人御师于崤。诘朝,秦师过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晋文公去世后,秦国计划进攻郑国。为了做好战斗准备,秦国的将领们严格训练士兵,喂饱战马,准备战斗。当他们得知郑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他们决定放弃进攻,而是撤退回国。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战斗。
厉兵秣马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厉兵秣马”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与军事谋略。
成语的释义
“厉兵秣马”的字面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这个成语比喻在战斗或重大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行动的成功。
典故的出处
成语“厉兵秣马”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在这段历史记载中,郑穆公为了应对外敌,派遣使者检查客馆,发现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大将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即“束载厉兵秣马”。
春秋时期的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各国为了争夺霸权,纷纷加强军事力量。秦国在此时崛起,与晋国结盟,共同对郑国发动进攻。
郑穆公的智谋
面对秦晋联军的威胁,郑穆公采取了巧妙的策略。他一方面与秦国结盟,另一方面暗中与晋国保持联系。当秦国将领杞子密报秦穆公,表示郑国已经掌握都城北门的钥匙,秦国可以随时进攻时,郑穆公并未急于行动,而是派遣使者向秦穆公表明立场,并假装慰问秦军,以此迷惑敌人。
弦高的智勇行为
在郑穆公的策略中,弦高扮演了关键角色。当秦军到达滑国时,弦高以卖牛为名,巧妙地与秦军接触,并假装是郑穆公派来的使者,警告秦军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举动使得秦军心生疑虑,行动上开始迟疑,从而为郑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成语的影响与传承
成语“厉兵秣马”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军事策略的象征。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形容准备充分、蓄势待发的常用语。
成语“厉兵秣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充分准备,未雨绸缪,才能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